缩略图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基于个体差异的任务分层设计

作者

刘洋

涿州市双语学校 072758

摘要: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基于个体差异的任务分层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实施任务分层设计,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基于个体差异;任务分层设计

一、引言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对知识的系统整合和整体把握,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和需求。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学优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基于个体差异的任务分层设计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个体差异的任务分层设计的重要性

(一)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任务分层设计,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学习任务。学困生可以从基础任务入手,逐步建立学习信心;中等生可以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挑战一些拓展任务;学优生则能够接触到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共同进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学习任务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时,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分层任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三)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发展潜力,任务分层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特长,实现全面发展。

三、任务分层设计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任务分层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不同层次的任务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和梯度,既要保证基础任务的完成,又要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

(二)动态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任务分层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和任务,使任务分层始终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激励性原则

分层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激励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挑战更高层次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四、任务分层设计的方法

(一)学生分层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方面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将学生分为 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层是隐性的,不公开宣布,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二)目标分层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层次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A 层学生的目标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创新性的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B 层学生的目标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中等难度的练习和作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 层学生的目标是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能够完成简单的练习和作业,逐步建立学习信心。

(三)任务分层

根据学习目标,将大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学习任务分为基础任务、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三个层次。

基础任务:主要针对 C 层学生,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概念的记忆、公式的推导、简单例题的解答等。通过完成基础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提高任务:面向 B 层学生,在基础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论证。提高任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任务:为 A 层学生设计,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和创新性,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拓展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教学案例:以“一次函数”大单元整体教学为例

(一)学生分层

通过对学生在之前函数知识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将学生分为 A、B、C 三个层次。

(二)目标分层

C 层学生目标: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会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根据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画出函数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B 层学生目标:在 C 层学生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利润问题等,通过函数图象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

A 层学生目标:熟练运用一次函数解决综合性问题,如与其他函数结合的问题、动态几何问题等,能够进行函数模型的建立和优化,培养数学建模和创新能力。

(三)任务分层

基础任务

给出几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一次函数,并说明理由。

已知一次函数经过两点,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根据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函数图象。

提高任务

某汽车行驶时,油箱中的余油量 y(升)与行驶时间 t(小时)的关系为一次函数 y = -10t + 60,求汽车行驶多少小时后,油箱中的余油量为 0 升。

已知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图象经过点(2,3)和(-1,-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画出函数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当 x 为何值时,y > 0。

结语

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实施基于个体差异的任务分层设计,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和任务分层,并有效地实施和评价,能够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任务分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王敏勤.天津教育,2007(06)

[2] 关于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下“起始课”的几点思考[J]. 叶函.中学数学教学,2020(04)

[3]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以苏教版初中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教学为例[J]. 张跃.数学教学通讯,2020(17)

[4] 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 王海红.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