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

肖桂华

三六三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归纳神经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遴选神经外科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视角下建立的护理干预下进行照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结果:基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安全性,有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的必要。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将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可能因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此外,外科手术是有创的治疗形式,将会破坏患者的血管,加快血小板的凝聚,更可能因促凝类止血药物的使用。为规避并发症,可以将护理作为预防以及管理的措施,下面将进行研究。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遴选神经外科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58岁,平均(42.74±10.82)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1~57岁,平均(42.68±10.91)岁。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其差异较小(P>0.05),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2)临床资料完整;(3)具有清醒的意识。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存在手术禁忌证;(3)对护理的依从性差。

1.2方法

对照组:以护理管理规定作为依据,与患者接触后会按照规定提供护理服务。术前说明诊断以及手术的具体安排,术中完成辅助性的工作,术后进行输液以及体征监测等工作。当患者有需求时,护理人员将会快速赶到病床,了解实际情况并提供服务。

观察组:建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前编制一份具有导向的护理干预方案。(1)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说明疾病发病机制以及手术治疗方案。当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安、抑郁、忧虑等不良情况,会通过语言进行安抚。当患者情绪稳定后,则会继续提供干预措施,彻底解决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避免围术期出现不良问题。(2)协助患者进行检查,记录患者各项检查的结果,建立关于患者的电子档案,动态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身体情况。(3)在日常查看患者生命体征时,获取患者精神面貌以及行为举止等信息,作为评估患者状态的指标。询问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受,了解其想法并确定患者的诉求。比如,当患者对手术产生畏惧情绪,可通过安慰、鼓励等措施,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4)静脉血栓栓塞症常见在下肢,其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在日常检查中,询问患者下肢的情况,还会检查患者下肢肤色,通过触摸确定下肢情况。由此可以在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后,提供按摩服务,建议患者多下床进行活动。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术后进行统计,记录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人数。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7.0,计数资料以(%)表示并用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通过表1得知,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神经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素

通过临床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发现其有一定的风险因素:(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将会对机体形成伤害[1]。与正常人相比,患有以上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率增高。(2)手术治疗中会使用到麻醉药物,其中全麻处理方法,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不小,更可能因此引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2]。(3)手术本身是有创的治疗形式,无论如何控制创面以及操作形式,均会对患者机体形成伤害。在患者血管遭到破坏、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下,均可能增加患者术后血栓形成的概率。(4)术后长期静养,下肢血液的流动速度过慢,可能导致下肢出现血液高凝聚的状态,增加血栓的发生率。

3.2护理干预在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基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建立一份应对风险的护理方案。该护理干预方案照顾到患者围术期对护理的需求,同时从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视角,提供干预措施。针对基础疾病引发风险、麻醉以及术后运动不足等风险因素,将会建立关于患者的电子病历[3]。基于此,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病史,可以做出妥善的安排。定期进行检查,防止麻醉以及手术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症。此外,会向患者提供按摩服务,鼓励患者进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规避静脉血栓栓塞症。

综上所述,基于可能诱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素,提供一份应对风险护理方案,其可以照顾患者术后的身体,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因此,基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安全性,有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的必要。

参考文献:

[1]梁仙玲,李冬梅.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7):3101-3105.

[2]郜一静,田凌云,李博雅,等.神经外科脑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研究[J].现代医学,2023,51(10):1364-1370.

[3]张小凤,杨辉,黄雪,等.下肢静脉血流流速监测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筛查的临床价值[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3,20(4):415-419.

[4]胡清文, 韩咏琪, 杨春清, 罗铎麟, 曹茜, 徐小群.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护理与康复, 2023, 22 (12): 15-20.

[5]季景媛, 陈彤云, 王宏梅, 任梓杭, 赵锦. 103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J]. 天津护理, 2021, 29 (04): 4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