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材资源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理论研究

作者

牛晓雪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高级中学 455000

摘要:读后续写是我国学者王初明教授新近提出的一种外语促学方法,通过 CNKI 为更好地促进其今后的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理论基础。

关键词:读后续写;协同效应

一. 引言

英语写作作为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关键标准之一。近年高考写作部分增加了读后续写,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挑战。读后续写是指学习者在阅读一篇被抹去后半部分的英语文章后,接着续写,补全内容。读后续写题型与目前语言教学和测试界所倡导的综合性测试相符合(刘庆思 等, 2016)。目前我国新高考的读后续写测试形式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一段约350词的材料后,根据该材料内容和续写段落的开头语,对所读材料进行约150词的续写写作。

读后续写2016年应用于浙江英语高考,取代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并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读后续写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相关研究呈现急速增长趋势。以读后续写为主题,在知网中搜寻发现,2016年只有4篇论文,2017年增至16篇,2018年至24篇。

二.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考英语试题中出现了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这一题型的出现旨在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由于这一题型相对较新,很多学生对其认识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为难情绪。因此,对于读后续写写作的研究就很有必要了。 在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三新”背景推动下,高中英语学科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正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挑战。读后续写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教学方法和外语促学理念,近年来亦成了高考写作的新题型。

三.读后续写的理论基础

读后续写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协同效应。近年来,语言中的互动协同现象开始备受关注。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这一现象。

Pickering&Carrod(2004)提出互动协同模式,认为协同源于互动,互动是人际对话顺利进行的关键。这种模式背后 的机制是结构启动,即对话双方在交谈过程中倾向于使用 刚听到的话语。Atkinson et al(2007)将协同概念引入二语习得领域,认为协同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周 围物质、环境之间。并强调协同效应能促进语言学习,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基于互动协同模型, 我国学者王初明

(2011)提出了“互动→理解→协同→产出→ 习得”的外语学习途径具

体而言,互动中丰富的语境信息促进理解,理解促进语言层面和情境模式的协同,协同促进产出,产出促进习得。读后续写能够将阅读理解与写作产出、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语言模仿与内容创造紧密结合起来,促成理解与产出之间“前高后低” 不对称的“拉平”,引发语言的协同效应,从而使学习者习得语言(王初明,2015)。

四. 研究现状

自读后续写提出以来,我国相关研究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国内对读后续写进 行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

刘庆思等(2016)开展了读后续写高考试题信度、效度等若干方面的混合研究,证实了读后续写应用于高考的可行性。吴嘉颖(2021)以中部某省某区的高中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对教与学两方面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反拨效应。

如表 所示, 自读后续写理论 2012 年提出以来, 研究者采用前后测对比实验、 访谈、 测试的 方 法 占 总 研 究 成 果 的 35% 以 上 , 分 别 为13.43% ,11.94% 和 10.45% 。 2012 年至 2014 年,研究方法仅涉及对照实验、 数据统计分析与语料库检索分析三种, 然自 2015 年往后, 研究方法出现多样化趋势,2022 年达峰值 11 种。

五.研究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读后续写在高中教学方面的研究逐渐形成热潮。然而,若要在读后续写写作教学和结果方面取得更大进展,笔者建议研究者开展教学实验,结合数据分析来论证研究内容。与此同时,鉴于在学生写作过程分析、影响学生读后续写写作的语境因素、读者反馈方式和写作测试等研究主题方面还有许多空白有待填补。另外,依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读后续写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总之,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读后续写成为新的写作形式。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度思考,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角度和广度,提高写作水平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锻炼学生英语思维,慢慢克服母语的影响。另外,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堂的参与度至关重要,在教学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

读后续写作为一种写作教学手段,有利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其促学作用已被许多实证研究所证实。在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背景下,读后续写受到了更大关注,涌现出许多教学研究以及应用实践成果,对促进高中英语教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然而高中英语的读后续写实证研究依然很少,需要广大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并深化读后续写教学研究。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数量,延长研究时间,以更好地评估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也可以探索如何将读后续写教学策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等. 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 外语 教学与研究,1999(2).

[2] 顾菁,周玉梅.读后续写的互动引导任务对协同效应的 影响[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4).

[3] 郝红艳.  读后续写练习对汉语名量词促学效果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 (6).

[4] 洪玮,石薇.读后续写任务在汉语二语量词学习中的效 应[J].现代外语,2016(6).

[5] 姜琳,陈锦.读后续写对英语写作语言准确性、复杂性和 流利性发展的影响[J].现代外语, 2015 (3).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教学规划课题《基于教材资源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课例研究》(2024YB094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