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数字化路径
黄实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双重任务。如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成为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数字化融合路径,分析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方法,重点探讨数字化技术在促进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中的作用机制和实施策略。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数字化学习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既保留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数字化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特点。在高职教育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学生学习需求多样化等问题。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教学时空的灵活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学习过程的个性化。这些特点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更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将思政元素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从教学内容来看,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许多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存在"贴标签"现象,生硬地将思政内容加入语言教学中,导致两者融合不够自然。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度不高,思政教育效果有限。
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虽然数字化工具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教师数字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新技术应用不够熟练,难以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现有的在线教学平台往往缺乏针对课程思政的专门设计和功能支持,思政教育资源分散,整合难度大。此外,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评估思政教育成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其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英语课程具有国际视野培养的功能,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比较,适时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思政元素与语言教学内容的融合不够自然,存在 " 两张皮 " 现象;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来衡量思政育人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四、思政元素数字化融合的路径探索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通过多种数字化手段实现思政元素与英语课程的有机融合。首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发融入思政元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英语学习材料。这些资源可以以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其次,可以设计基于数字技术的互动教学活动。例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国际交流环境中体验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在线讨论区组织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英语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可以借助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建立多维度的思政育人效果评价体系。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的行为数据、讨论内容和作业表现等,全面评估思政教育的成效,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五、思政元素数字化融合的路径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设计了 " 三维一体 " 的思政元素数字化融合路径框架。在内容重构维度,采用主题式模块化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语言技能训练中。例如,在 " 职场沟通 " 单元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在" 科技发展 " 话题中加入创新精神培养。同时,建立动态更新的思政资源库,包括案例库、视频库和互动素材库。
在平台搭建维度,构建 " 三位一体 " 的数字化教学环境:线上平台( 如 Moodle、超星 ) 用于思政资源推送和在线讨论,线下课堂开展深度互动和价值引导,移动端APP( 如学习通) 实现碎片化学习和即时反馈。各平台间数据互通,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
在评价创新维度,建立多元化的思政评价体系。除传统的测试外,引入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运用学习分析技术追踪学生的思想变化,通过同伴互评和自评促进学生反思。评价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呈现,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六、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在某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中,我们实施了上述融合路径。一个典型课例是在 " 环境保护 " 单元,教师首先通过在线平台推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英文视频和文章,学生在讨论区分享观点;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国际环境会议,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意识;课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环保主题的英文数字故事,并在移动端展示分享。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问卷调查显示, 85% 的学生认为数字化手段使思政教育更有趣; 78% 的学生表示对课程中融入的价值观有了更深理解。教师访谈反映,数字化工具减轻了思政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线讨论深度不够,个别教师对新技术应用仍存顾虑。
七、数字化融合路径的优化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政元素数字化融合的效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加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思政育人意识的培训,提高教师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英语教学的能力;二是开发更多高质量的数字化思政教学资源,建立共享资源库;三是完善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思政育人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此外,还需要注意数字化融合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自然贴切,避免生搬硬套;要尊重英语学科特点,保持语言教学的主体地位;要关注学生的接受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数字化融合路径,构建了 " 三维一体 " 的实施框架,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其可行性。研究表明,数字化手段能够有效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然而,要实现深层次的融合,仍需在师资培训、资源建设、评价改革等方面持续努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及不同专业背景下数字化思政教育的差异化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 李红梅.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1(15):45-49.2. 王丽娜, 陈志刚.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 外语界 , 2020(3):78-82.3. 刘伟, 赵静. 数字化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J]. 教育研究 , 2022(5):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