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伊川县绿色林业科技发展思路初探

作者

杜玉婷

伊川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邮编:471300

摘要: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成为了各地林业建设的重要指南。过去数年来伊川县在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目前已建成的几处森林公园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去处,山区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也不断提高。随着现代科技对于林业建设的加持,伊川县林业建设迎来了崭新的机遇。笔者在伊川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服务中心就职多年,结合实践经验借本文简短表述关于伊川县绿色林业科技发展思路方面的观点。

关键词:林业科技;绿色发展;思路及方法

1  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科技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林业建设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当下,催生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科技变革,进一步提升了林业发展的科技化水平。实践证明,传统手段下的林业建设与管护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育种、栽培、成活、管护方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科技手段加持林业建设之后,明显相较于过去粗放式工作模式,会在各类可量化成本方面实现节约,并进一步提升林业建设的实际效果。

2  伊川县绿色林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概述

2.1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增强

近年来,林业管理部门和相关专家提出了“三新工程”的林业项目实施理念,该理念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通过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方法,有力促进了不同地区林业建设和绿色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客观来讲,尽管林业建设发展不断创新与优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林业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增强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例如,在一些新品种引进方面,很多地方都陷入了种植试验与地方生态特色评估的时间拉锯中,经过种植实践能够被认为符合精品要求的产品数量不多,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内陆地区依然是杨树占据绝对主导的林业生态建设局面。与此同时,一些地形地貌特殊的区域,造林难度较大和技术革新方面进展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选育品种、形成技术标准和模式进行推广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除此之外,林业生态建设产、学、研、销多位一体的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在科技成果产生与经济价值转化方面还没有找到平衡。

2.2科技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不同地区在林业管理方面存在机构设置的差异,加之地方在林业建设财政支出能力方面的区别,必然形成不同地区林业科技管理体系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多年以来,林业建设粗放式管理的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地区,尤其是伊川县这类县乡地区缺乏科技人才的现象较为突出。很多从业人员在爱岗敬业和执行工作方面没有问题,但是林业建设相关的科技水平确实还不具备统筹规划和进一步引领该地区林业建设科技化管理的能力。尤其是在很多县区机构设置固定的前提下,近年来没有成立专门针对林业科技管理的机构或部门,就使得该项工作由林业部门人员兼任,在人员选派上不仅缺乏更多具有现代林业科技管理能力的青年人才,还让一些工作人员在身兼多职的情况下难以做好本职工作。还有的地区盲目依赖外援,把一些开设有林业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当做救命稻草,虽然可能解决了一时面对的问题,也让高校顺利拓展了科研领域,但是并没有在发展自身科技管理人员团队方面取得进步,没有形成自身的科技管理体系。

3  伊川县绿色林业科技发展思路分析

3.1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

在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社会,作为伊川县林业管理部门要想提升林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必须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地形地貌、适用品种、栽种用途、预期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合理评估,从而在林木引进、品种改良与选育方面形成自身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尤其是结合林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不断与具有科技能力的机构达成协作关系,尝试培育更多优质、高产、符合种植需要的品种,并且结合到所在区域特殊地貌的栽种难度,协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今后开展林业建设的宝贵经验。与此同时,在近年来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的环境下,要不断寻求科技方面的突破,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结合当地区特色搭建服务伊川县生态建设的科技服务平台,针对有需求的机构和群众开展好技术咨询和科技帮扶,有效提升伊川县林业科技的支撑能力。

3.2创新林业科技管理方式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很多行业都开始借助信息化管理优化和提升了自身整体水平,林业建设和管理领域也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管理模式,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笔者认为,伊川县林业建设与管理可以尝试打造科技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强大优势实现林业项目的科技化管理,并在上下游系统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从而有效提升林业科技化管理水平。

3.3明晰项目管理职责

随着近年来我国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推进,林业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推向了更高的站位。尤其是在一些项目调研、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政策审批、多部门分工协调等多项工作,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不同部门和人员做好监督与执行工作。鉴于此,笔者认为,林业建设的科学化管理包括在精细化的理念下制定好项目管理的细则,并将责任到人,设置对应的奖惩制度,真正确保项目实施与执行过程中能够做到雁过留痕,及时保留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做到让一切有据可查。

3.4完善项目执行奖惩机制

通常情况下,在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开展实施之前,会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经过上级部门和专家层层审核确认其可行性,才予以批复。与此同时,承担该项工程的地方政府还要进行专项资金的筹划与审批工作。从这点意义上来讲,作为一项政策性工作,如何让更加符合实际、科技手段先进、管理过程优质的项目得到顺利实施,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考核评估和奖惩机制,并以此作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的参考和依据。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大林业建设项目,必须借助多部门合力为其提供好支撑和帮助,将其真正打造成标杆性工程。而在确保林业建设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与该项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员设置好科学的奖惩机制,让项目实施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阻碍和损失,对于表现突出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也要体现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3.5促进产学研企优势合作

笔者认为,伊川县要想构建出绿色林业科技发展的蓝图,必须要借助好林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优势,积极联合一些林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和科技推广单位,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联合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林业科技推广单位则是技术的实际需求方,通过项目实施为技术成果提供实战舞台,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及时向生产转化,并将生产上的需求反馈到科研单位和高校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通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共同促进林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4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一切朝着绿色发展目标迈进的当下,林业建设与管理部门首当其冲,必须承担起领航者的重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人民对于优质生存环境的渴望成为了林业建设工作者的动力源泉。在行业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只有不断因地制宜、协调联动、立足现有人员和机构特点,不断提升林业科技水平,才能更好地绘制出符合伊川县今后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绿色林业科技发展蓝图,建设出伊川县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