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陶敏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中学 231141

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通过理论阐述与具体案例分析提出情境创设、信息技术融合、劳动教育渗透及多元评价等策略,希望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实施策略

引言: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知识传授,而是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跨学科素养提升,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丰富,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联系紧密,为跨学科教学提供广阔空间,设计实施有效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策略是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情境创设可以基于生活实际、科学前沿或社会热点等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还能促进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跨学科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第二章认识细胞》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探索微观细胞世界”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的各种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细胞的奇妙,然后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细胞模型制作活动,让学生利用废纸壳、电线、不同颜色的轻粘土、塑料等材料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计算细胞各部分的比例和尺寸,运用物理知识理解细胞的物质运输原理等,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关概念,培养其跨学科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融入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可以为生物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生物现象、模拟生物实验过程,提高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融合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在课堂上学生结合多学科知识创新性地设计压强检测仪与真空瓶组合的实验装置,化解了原实验中同时出现水和氧气两个变量的问题,然后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通过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对不同植物的影响,回到课堂后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通过这样的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科学严谨地进行实验探究,还能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

三、劳动教育渗透策略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物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生物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参与种植、养殖、实验操作等劳动过程,这些劳动过程能够让学生掌握生物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耐心和毅力,劳动教育还能促进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劳动过程中的数学计算、物理原理应用等,劳动教育渗透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绿色植物的一生》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植物种植劳动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先讲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学生需要运用生物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土壤和肥料,运用数学知识计算种植的间距和密度,运用物理知识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照和温度需求等,在种植过程中学生需要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这些劳动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植物生长的不易和劳动的价值,学生还可以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撰写观察日记,分析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渗透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种植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跨学科综合素养。

四、多元评价策略

多元评价策略是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实施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往往只能反映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多元评价策略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多元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结果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演讲、答辩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元评价策略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人体营养》一课为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理膳食与健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后采用多元评价策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过程性评价方面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结果性评价方面教师评价学生制作的合理膳食食谱、营养分析报告等实践成果,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人体营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表现性评价方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回答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提问,通过这样的多元评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多元评价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结论:

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包括情境创设、信息技术融合、劳动教育渗透和多元评价等,这些策略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设计和实施,不断提高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学科教学生物.渗透劳动教育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D]. 2024.

[2] 林美娟.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26).

[3] 邰玉韦.苏科版新教材《跨学科实践活动》栏目的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以初中生物学"制作细胞的结构模型"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 2024(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