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智能化语文教学:AI技术融入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李源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西台学校 宁夏中卫 755000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AI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人文素养的核心学科,语文教学如何借力AI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梳理AI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AI助力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并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等维度对AI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成效进行评估。

关键词:人工智能;语文教学;个性化学习;教学效率;学生发展

引言: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加速向教育领域渗透,为教育变革带来新的驱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涵养人文素养等方面肩负重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课堂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不足等问题,语文教学有效性有待提升。

一、AI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纵深推进,AI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呈现出从感知交互到认知决策、从知识获取到能力培养、从教学辅助到自适应学习等发展态势。

在感知交互层面,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情感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创设沉浸式、交互式的语文学习体验。如小学低年级的汉字教学中,AR技术被用于叠加虚拟的汉字笔画,引导学生在趣味体验中感知汉字结构;在古诗词吟诵教学中,智能语音评测系统能够精准评判学生的吟诵水平,并提供实时反馈,帮助学生掌握吟诵技巧,这些技术为学生营造了身临其境的语文学习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在认知决策层面,知识图谱、智能推荐等技术正逐步应用于语文知识学习和个性化推荐。如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文言文知识图谱,多维度呈现文言实词的意思引申、句式特点,帮助学生梳理文言知识脉络;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智能批改系统能够为学生的习作进行结构分析、语言评估,找出优缺点并推送个性化修改建议,在减轻教师批改负担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内涵,突破学习中的个性化困难。

二、AI技术融入语文课堂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AI技术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然而,传统语文教学设计大多凭借教师个人经验,存在针对性不足、缺乏个性化等问题,AI技术以其海量的教育数据分析、多元的知识关联映射、精准的认知诊断能力,可助力语文教师因材施教,不断优化迭代教学设计方案。利用教育大数据分析和学情诊断技术,深入挖掘学生语文学习行为数据,多维度描摹学生知识图谱,精准把握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基础、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教学设计工具,依托学科知识图谱,全面梳理语文学科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结合学情分析结果,系统生成个性化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思考题等,动态优化教学设计方案,个性化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都能得到针对性满足,通过因材施教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备课环节,语文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教学资源推荐技术,根据教学主题,智能检索、推荐高质量的文本素材、微课视频、音频资料、拓展阅读等,辅助备课过程[1]。

(二)利用AI技术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语文课堂常常以“一言堂”为主,教师讲授单向灌输,学生参与不足、缺乏互动,很难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AI技术为改进语文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提供了新的可能。智慧课堂是AI赋能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智慧黑板、智能教学助手等软硬件,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语文学习体验。如在文学作品赏析教学中,利用VR技术还原小说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意境;在诗歌吟诵环节,利用智能语音评测系统,对学生吟诵情况进行专业评判,给出实时反馈,引导学生在声情并茂中感悟诗歌魅力。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语文学习情境,教学互动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语文应用能力。AI技术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撑,教师可利用智能适应学习系统,实时追踪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学生认知风格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微课、学习资源、在线测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匹配的学习路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安排学习节奏、优化学习策略,个性化学习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潜能都能得到充分激发。

三、AI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估

(一)AI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影响

教学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投入产出比的重要指标。传统语文课堂普遍存在效率不高问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讲授占据了大部分,学生参与实践、展示交流的时间有限,难以保证把握语文知识、内化语文能力,AI技术的介入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开辟了新路径。人工智能教学助手可以辅助教师备课,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挖掘等技术,围绕教学主题快速搜索、推荐优质学习资源,自动生成导学案、拓展资料、思考题等个性化教学材料,大大减轻教师备课负担,节省时间成本。利用智能教案设计系统,教师还能结合学情数据分析结果,系统梳理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形成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开展教学,课前充分准备,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聚焦。智慧课堂、智适应学习系统等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语文教师利用VR/AR、智能交互终端等开展情境教学、研讨式教学,营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学生在主动参与、体验式学习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学生还可通过智适应学习系统,获得个性化学习任务、阅读推荐、针对性练习,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语文知识体系[2]。

(二)AI技术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AI技术作为智能时代的新型教学手段,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创新意识、人文情怀等多维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AI技术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推荐让学生拥有专属的阅读空间,智能生成的阅读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文本内涵,在持续阅读、深度阅读中提升理解思辨能力;在写作教学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多角度、高频次地点评学生习作,让学生在生成性学习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海市进才中学利用作文批改系统对学生习作进行多轮评改,并推送个性化修改建议,学生写作能力进步明显。AI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创造了条件,传统语文教学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较少,AI技术为学生搭建跨媒体、跨情境的语文实践平台,学生利用虚拟现实、人机对话等开展沉浸式、交互式的语文探究,在海量信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结语

智能时代,AI技术为语文教学变革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语文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智能素养培训,在实践中探索人工智能与语文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既要充分利用AI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又要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将育人导向、人文情怀贯穿教学全过程,在人机协同、师生互动中,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潘正源,李樵,李月琳,等.智能信息检索研究范式的演进,反思与前瞻[J].图书馆论坛,2024,44(1):137-150.

[2]邬蕾.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文科无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1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