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王岩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 河南省许昌市 46100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中职学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育人质量和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具有基础性作用。近年来,产教融合不断推进,为中职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实践平台。然而,受学生特点、校企合作深度和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中职学校在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聚焦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旨在为中职教育的德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一、产教融合视角下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在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多数中职学校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育人目标,积极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然而,由于中职学生生源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价值观念模糊,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部分学校对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不足,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产业需求脱节,导致德育实效性不强。此外,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德育工作的主动性有待增强,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善。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产教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的新机遇
产教融合为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注入了创新动力和现实基础。首先,产教融合拓展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域。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通过职业素养培训、企业文化体验、岗位实践等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参与、可践行的行为准则。其次,产教融合推动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完善。校企双方在专业共建、师资共享、课程共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有助于形成多主体、多维度的德育生态体系。再次,产教融合提升了中职学校育人的社会影响力。学校与企业、社会组织协作,开展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等,有利于学生树立服务社会、敬业奉献等价值理念。此外,产教融合还促进了中职学校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产教融合为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新机遇,但实际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首先,校企德育协同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对德育工作的参与度不高,重视技能培训而忽视价值引领,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缺乏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其次,德育课程内容与岗位实践衔接不紧密。学校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缺乏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的德育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实际行动。此外,部分教师和企业导师对核心价值观教育认识不足,德育活动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触及学生内心。再者,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在育人理念、管理制度等方面尚未完全对接,影响了德育工作合力的形成。最后,学生自主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性和体验感。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中职学校应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以实现产教融合与德育创新的深度契合。首先,要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应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内容,鼓励各类学科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强化教师德育意识,提高课程育人的渗透力。其次,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企业应共同制定育人目标,明确德育任务,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内容纳入实践教学,推动企业导师参与德育指导,提升企业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系统性。第三,要创新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验感。学校可联合企业组织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将价值观教育与岗位体验、志愿服务等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第四,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文化长廊等多种方式,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最后,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德育队伍整体素养。学校应加大对德育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培训力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全体育人主体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水平,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需要注重顶层设计,将价值观培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分工,并健全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是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基础,需要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平台,丰富德育资源库,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德育新格局。数字化转型为德育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互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丰富德育内容与形式,让线上与线下教育实现有机结合。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应加强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关注,激发其参与热情,鼓励自我管理与自主成长。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也是推动整体提升的有效路径,各地中职学校可以结合区域特色和办学实际开展多样化探索,互通经验,共同提升,促进全国中职德育工作迈向新台阶。
结论
产教融合为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拓展了德育工作的实施空间。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德育与专业教育实现了深层次的互补,推动了中职学校育人模式的不断创新。通过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持续优化,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开展,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不断营造,中职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养成等方面都得到了协调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和企业导师在德育过程中的积极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中职学校逐步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育人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更加牢固。展望未来,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将持续探索更加多元、灵活和富有成效的价值观培育路径,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华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创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2(15):54-58.
[2] 王丽 .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 , 2023(10):66-69.
[3] 李强 . 产教融合视域下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对策[J]. 教育观察 , 2021(19):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