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发展性艺术治疗的探索和实践》
张艳 范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引言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并结合发展性艺术治疗理论,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和实施发展性艺术治疗,我们期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
发展性的艺术治疗是指:将个体的人格发展与完善放眼于人生全程,通过多种多样、自由的艺术形式,让个体进行自由联想和自我表达,从而觉察出自我内在,帮助个体实现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发展。发展性艺术治疗包括多样形式,主要有:舞蹈治疗、音乐治疗、美术治疗、戏剧治疗、说故事治疗、诗词治疗、即兴写作治疗。
协同创新机制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通过整合各方优势,实现创新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协同创新理论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持。发展性艺术治疗理论则认为,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够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这一理论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干预手段,特别适用于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学生群体。
将协同创新理论与发展性艺术治疗理论相结合,可以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种结合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还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艺术治疗的引入也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加生动、有效。
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机制。该机制以学校为主导,整合心理咨询中心、艺术治疗工作室、学生工作处等多部门资源,同时引入家庭和社会力量,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确保各方信息的及时交流和资源的有效共享。
我校发展性艺术治疗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探究和实践的研究,进行艺术、心理、医学理论的跨学科整合,完善艺术治疗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实操活动的建设,将艺术治疗融入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扩展心理咨询形式,来舒缓学生压力,发展个体心理建设的能力,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例如,我校在发展性艺术治疗实践探索方面,已经在学校、医院和社区、学生宿舍等场所得到了应用。我校第二附属医院引入了艺术治疗手段,如沙盘疗法、绘画治疗、房树人绘画,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康复服务;我校开设的艺术与医学相结合的课程,如护理礼仪、形体训练,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疏情解意;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引入艺术治疗手段,扩展心理咨询形式,同学生更高效地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学生自导心理情景剧,运用所学发展性艺术治疗知识,来解决在生活中实际的心理问题;我校成立多个学生艺术团(点亮心灯艺术团等),在本市各社区开展发展性艺术治疗的汇演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在学生宿舍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定期开展音乐游戏治疗活动,利用音乐的艺术特性来缓解学生压力,改善情绪。同时,我们还组织了艺术创作工作坊,鼓励学生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情感,促进自我认知和情感调节。同时,我们特别注重发挥学校的医学特色,将中医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五音疗法理论,根据宫、商、角、徵、羽 5 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气相配合的关系,选择相对应的曲目,可以进行调养治疗。比如,肝气郁结、压抑时,可选用角调式乐曲,疏肝理气;心气不足,悲观失望时,可选用徵调式曲目;当脾气不足,多思多虑、多愁善感时,可以选取宫调式曲目;当肺气虚弱,悲痛欲绝、欲哭不能时,可选商调式音乐;当肾气虚弱、肾不纳气,可选择羽调式曲目。通过五音疗法舒缓学生压力,发展个体心理建设的能力。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接受度。
三、发展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
发展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艺术创作活动,帮助学生表达难以言说的情感和想法,促进自我认知;其次,利用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探索内心世界,解决心理困扰;最后,通过团体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还能培养其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为评估发展性艺术治疗的效果,我们选取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例如,某位因学业压力导致焦虑的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治疗课程,逐渐学会了用音乐表达情感,焦虑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另一个案例中,一位社交恐惧症患者通过参与团体艺术活动,逐渐克服了与人交往的恐惧,社交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发展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性。
四、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结合发展性艺术治疗的实践探索,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创新机制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发展性艺术治疗则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创新的干预手段。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这一机制,扩大实践范围,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一研究成果能够为其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艺术疗法 [M]. 大卫·爱德华斯 著,黄赞琳 孙传捷 译 .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2. 艺术与心理学[M]. 埃伦·温纳 著,王培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3. 艺术心理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J].戴颖 . 科教导刊,2023(29).4. 王祖承 . 艺术治疗 [J]. 上海精神医学 . 2006(02).5. 艺术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探究——评《艺术疗法》[J]. 张婷婷 . 中国教育学刊,2021(10).6. 发展性艺术治疗在艺术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究[J]. 范晓媛 . 大众文艺,2021(19).·7.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表现艺术治疗的作用[J]. 缪可嘉. 山西青年,2019(12).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项子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发展性艺术治疗的探究和实践 课题编号:XLJGXM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