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班主任活动育人策略研究
王野兵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其思想品德的塑造。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主要对思政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班主任活动育人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思政;高中语文;班主任;育人
前言: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求,让高中教育已从传道授业解惑的重点向培养思想品德重视的思路进行了转变。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当注重传承文化和精神上的培育,对于学生而言,班级的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密不可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是学生思想的导路人,以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班主任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育人发展为核心内容。
一、融合思政教育与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整合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以经典课文中的一些篇目来阐述中国经典的观念内涵,再由点及面展开,阐述整套思政内容[1]。在课文讲授的过程中,以古代经典诗词、现代文学作品,将作品中体现的思维、态度、行为、品质、习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整合、分析,让学生从言语教学层面理解“核心价值观”。比如以古代文人名篇名句为切口,从所处历史、社会环境及所体现的人物思想情感以及诗歌主旨的表述中,解读文人情怀,如杜甫的诗歌创作,不仅仅是诗人自身的才情展现,更多地还反映了社会不平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其深刻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现代文学作品也可以进行同理比照,以鲁迅等人的作品为例,阐述文学中的价值观念以及在当下社会中的意义,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文学的本质,品味人生真谛。认识到文学作品与人生、社会息息相关,尤其是现代作家的文章创作,学生可以认识到自我生存、生命意义都是在一个大环境中去生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仁者,人也”,真正进入其中的往往是智者,所折射出来的是整个社会的思想火花。
二、开展主题活动
班主任负责组织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班主任可以通过事先策划、设计,依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及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组织开展相关系列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来活跃学生的生活,巩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比如开展相关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与践行能力,可以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一方面增强学生演讲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准备和演讲中能够深入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状,进而强化爱国主义热情和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或者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思考集体主义的价值,探究我们该如何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培养和践行集体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反思学生从集体主义精神中得到的认知和感悟,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同时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意识;或者开展读书分享会,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读书意识和兴趣,同时这种读书分享会的交流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促进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从而在读书中得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领悟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活动认知,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为学生日后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新时代青年[2]。
三、加强师生交流
作为班主任要想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要打造好自己与学生间的良好沟通模式。通过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引导,实现对问题的正确指导。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关注学生的言语行为,这是对学生言行的观察与对学生的关注,也是了解学生思想的一个好机会[3]。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所进步和优秀的学生,要及时予以表扬与夸赞,肯定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努力和成就,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佳的成就,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引领更多的学生,树立其良好的榜样性。那些由于学业或者生活中的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耐心与关注,及时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帮扶与协助,即便有学业问题,或生活问题,更要作为学生们可以依靠的人,耐心地聆听他们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可行的解决办法。这不仅是对学生的积极帮助,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发展,在品德的提升、心理的健全方面提升自我,健康地走向未来。班主任通过不断的沟通以及不断鼓励,给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成长为可以承担社会责任和有作为的人。
四、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在使用校园资源方面,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校园的图书馆、校园的文化走廊等,为他们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文化,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读书会或者是读书挑战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例如古籍或者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让学生扩展他们的知识面以及开阔思维境界等。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交流思想的空间,在图书馆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培养自由学习的习惯,而且图书馆的走廊中还摆设有画作、历史老照片、学术成果等,在此可以得到一个感知世界文化的机会,这样也可以推动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建设。同时,像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校史馆,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校史馆的活动等,也是非常有效地让学生对于母校增强认同感、自豪感,让学生产生对母校的认同感是不可忽视,是在校史馆参观中学生所能看到的各种历史性的记录和解说。通过各种相关记录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但知道自身的母校非常悠久,同时学生也能够树立一种意识,不管学生毕业后,还是日后的工作岗位,都要努力学习,要好好继承以及发扬学校的优秀传统。
结语:综上所述,在班主任活动育人策略的思政引领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能够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丰富语文教学形式、增强教学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高中生正确价值观、使命感教育,促成师生教学合作、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新.大思政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5,11(06):76-78.
[2]贾利娟.大思政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思政”实施探微[J].学苑教育,2024,(33):28-30.
[3]高莉,沈志鹏.“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育人路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29):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