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崔红霞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226146
摘要:化学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为该专业的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养成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的专业素养。对此,我就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及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三个角度出发,对中职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中职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中职化学知识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学生们的化学知识学习有效性才是关键。对此,教学老师在开展中职化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齐腰注重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此才能够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最终化学知识学习成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中职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老师在开展中职化学知识教学时,其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基础。因为只有真正激发起学生们的化学知识学习兴趣,才能够引导学生真正有效性地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反之,如果学生自身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化学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就会事倍功半。
具体而言,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生活化教学,从学生的现实生活角度出发,引入化学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都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但是学生自身很难将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外加上化学知识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致普遍不高。对此,教学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揭开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神秘关联,让学生看到化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此就能够有效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空气相关知识时,教学老师就可以直接从生活空气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对于空气进行讨论,并逐步分析空气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引导学生对于空气逐渐形成清晰化的理解和认识,而后教学老师再从化学知识的角度入手,将生活中的化学和课本中的化学进行融合,以此深化学生对于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学习和理解。
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老师在开展中职化学知识教学时,其不仅要传授学生以化学知识,同时还要传授学生以化学思维。可以说,只有切实保证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思维能力,才是真正完成中职化学的有效教学,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保证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化学学习成效。
具体而言,化学老师在开展中职化学知识教学之前,其不要直接根据课本展开化学知识教学,而是需要通过向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性地学习和思考,并由此深化学生对于所学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在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学老师也要注重化学问题的逻辑性设计,而不是直接根据化学课本内容展开教学。因为学生本身可能对于化学知识的了解并不深入,对此,教学老师就需要加强引导,促使学生逐步思考和学习。在向学生抛出问题之后,教学老师需要进行短时间的等待,这一点尤为重要。很多教学老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看到学生迟迟不回复,就会主动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但是这样并不能够有效深化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反而还会使得学生养成不思考的坏习惯。
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所谓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指的是教学老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其并不从自身教学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共同性的思考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们的合作团结能力。一般而言,很多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疑问,害怕别人嘲笑。但是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则不然,学生之间彼此都会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和探讨,如此能够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疑难,进而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化学知识学习成效。
具体而言,教学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其首先要向学生说明共同探究的问题。比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学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方式。在明确具体合作讨论的内容之后,教学老师则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一般而言,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保证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如此才能够切实保证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知识学习成效。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学老师要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并由此展开深入性的化学知识教学。
总而言之,中职化学有效教学不仅是完成化学知识的有效传输,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共同探究能力,如此才能够保证学生们的最终化学知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美琴.中职化学有效教学策略例谈[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221-222.
[2]陶学燕.中职无机化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1):120.
[3]林戌梅.浅谈中职无机化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5(2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