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视域下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卢思良

岑溪市糯垌镇中心小学  543214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灵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使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德育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滋养,实现知识学习与品德塑造的协同发展。

一、构建融合式教学目标,明确德育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引,构建融合式教学目标,将德育目标与数学知识目标有机结合,能为教学指明清晰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提炼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将其融入教学目标设定。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中,不仅设定掌握乘法计算方法的知识目标,还确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态度、增强责任意识的德育目标。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创设“超市采购”情境,让学生计算购买多种商品的总价。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若因粗心算错价格,会导致“采购预算超支”等后果。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计算错误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培养他们对待数学学习严谨认真的态度,增强对计算结果负责的意识。当学生通过仔细检查发现并纠正错误时,不仅巩固了乘法计算知识,更在实践中强化了责任意识,实现了知识与德育目标的双重达成。

二、深度挖掘教材德育元素,丰富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需深入挖掘,将其与数学知识巧妙结合,丰富德育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编排注重贴近生活,许多内容都可与德育紧密联系。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教材中关于分数的产生、发展的介绍,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递,更可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探索精神的素材。教学时,教师讲述古代中国、埃及等国家对分数的研究历史,展示古人在测量、分配物品过程中创造分数的智慧。如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对分数运算的贡献,让学生了解中国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如何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去发现规律,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熏陶。

三、创新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让德育在数学课堂中自然渗透,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教师为小组布置任务:利用不同长度的小棒搭建三角形,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测量小棒长度,有的负责搭建三角形,有的负责记录数据。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小棒长度不合适无法组成三角形,这时就需要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分析原因。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最终找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遇到分歧时共同协商解决,有效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当小组成功完成任务,学生们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四、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强化德育导向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德育纳入评价范畴,能强化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导向作用。除了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外,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品德表现,如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学习评价中,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作业完成等环节中的表现。例如,在“调查家庭每月支出占比”的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调查,能否认真收集和整理数据,在小组汇报时是否尊重他人观点、表达清晰。终结性评价则结合单元测试成绩,综合考量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掌握。最后,将两部分评价结果进行整合,给予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反馈。对于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合作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学生,给予特别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重视品德发展,让评价成为推动学生德育与智育共同进步的动力。

五、提升教师德育实施能力,保障融合质量

教师是德育融入教学的关键,提升教师德育实施能力,能为德育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提供有力保障。教师需不断学习德育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德育素养,同时深入研究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探索有效的融合方法。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德育融入其中。教师以“帮小动物测量绳子长度”的故事引入,在讲解线段概念和测量方法时,引导学生思考测量准确对小动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线段时,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课后,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在德育融入方面的经验与不足,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教师逐步提升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的能力,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更加自然、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结语

总之,立德树人视域下,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多元而丰富的教学策略来融入德育,以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不断汲取品德养分,塑造良好品德,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这不仅是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与回归,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芳云 .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J]. 吉林教育 ,2023,(10):45-47.

[2] 丁延成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0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