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声势律动的实践探讨

作者

秦美玲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河口小学226463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到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的作用价值。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音乐教学容易被轻视,音乐教学内容也重在乐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总是忽略学生利用音乐进行自我感受和表达。而声势教学法是一种以身体动作和节奏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身体动作和声音的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让学生可以借助肢体表达自我。因此,本文从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入手,探讨了如何更好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声势律动实践。

关键词:声势律动;小学;音乐课堂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存在一些难度的,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课堂中加入声势律动是非常必要的。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展现出多方面的优势。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运用身体各部分进行动作发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声势训练的进行,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通过实施一些策略进而更好地运用声势教学。

一、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声势律动教学的应用开展会给学生和音乐课堂带来许多积极影响。第一,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声势训练通过手势、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结构和节奏,让学生亲自体会音乐的节拍、停顿起伏。例如在学习两首新的歌曲时,一首的节奏为四三拍,另一首为四四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接着让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知两首歌曲结构的不同。第二,有利于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声势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姿势和动作,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和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什么时候用这个动作,什么时候换动作,锻炼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用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表达音乐。

二、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合适的音乐意境

创造合适的音乐意境以配合教学内容是一种能够增强学习体验和记忆的有效方法。音乐情境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认知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音乐情境,可以创造出有助于学生专注、放松的气氛,也能营造激发创造力的氛围,在这样恰当的情境下开展声势律动教学更能让小学生投入在其中。例如,在教授《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相关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播放草原风光视频,引导学生用甩臂动作模仿骑马,用拍腿表现马蹄节奏,结合民族特色的声势动作,分组用拍手、跺脚表现主旋律与伴奏声部,形成多声部节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内涵,并感受蒙古族的风情文化。

(二) 在游戏教学中激活声势训练

在游戏教学中激活声势训练是一种通过声音和节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集中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方法。声势训练通常涉及身体动作、节奏打击和声音配合,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和身体协调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在进行声势训练时,教师应当注意安全,确保所有的动作都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进行,避免造成身体伤害。同时,应当鼓励所有学生参与,不论他们的音乐或身体协调能力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并有所收获。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游戏中学习,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精神。比如说可以玩“节奏接力”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轮流创造一个简单的节奏,下一个学生需要重复前一个学生的节奏并添加自己的节奏,形成一个连续的节奏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即兴创造力。或者玩“声势模仿”游戏: 教师或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声势动作和声音,其他学生需要迅速模仿,这种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在声乐练习中优化声势律动

在声乐练习中优化声势律动,意味着将身体动作和节奏感融入歌唱中,以提高演唱的表现力和技术。声势律动不仅限于节奏感,还包括身体对音乐的自然反应,如摇摆、拍手、跳舞等。教师应当注意不要过度强调身体动作而忽视了声乐技术的核心。声势律动应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用来增强歌唱的表现力,而不是分散学生对声音和技术的注意力。通过下面这些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声乐技巧,还能够更加自信地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在唱歌时,鼓励学生轻轻地摇摆或移动身体,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流动,这种身体律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并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让学生练习将呼吸与身体律动结合起来,如在吸气时身体扩张,在呼气时身体收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控制呼吸,提高歌唱时的支持和持久力。也可以结合声乐技术练习,如音阶、琶音等,加入身体律动,以提高技术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结: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声势律动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声势律动教学能有效突破传统课堂的静态模式,以“动”促学,实现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双重提升。音乐教师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力量,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精选教学内容,借助声势律动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念萍.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认知与运用[J].戏剧之家, 2024(2):196-198.

[2]吴菲.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 2023(3):143-146.

[3]梁素娟.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 2023(3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