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教学法在初中德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张姝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 430023
摘要: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惯常采用的套路为语法讲解与词汇记忆,以此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语言信息,从而达成教学进度目标。如此一来不仅导致课程模式僵化刻板,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难以有效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基于此,本文针对情景式教学法在初中德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德语;实践运用
引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以此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深度阐释: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为此教师需要主动调整课程模式,聚焦学生发展需求来打造情景式、体验式的课堂活动模式,确保能够有效改变传统课程现状,引导学生自主对德语知识展开探究。
一、基于学生认知,创建导入情境
学生在德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德语语法以及表达习惯与母语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接触语言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陌生,并且会遭遇很大学习障碍。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围绕学生的认知基础入手,选取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场景、事物以及材料,确保能够以此促进学生的经验迁移,有效消除对德语知识的陌生感,进而为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1]。
例如在进行“自我介绍”德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在初次走进初中校园时的心理感受,以及是如何与身边陌生的同伴相互问候并展开自我介绍。从而在唤醒学生生活记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德语知识展开探索。了解在不同情况与场合下,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德语来介绍自己,以及对他人做出礼貌回应。如此一来不仅避免了学生枯燥乏味的展开语言学习,同时也降低了知识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了理解教材知识内容。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体验情境
新时期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促进教学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够转变知识呈现形式,借助更直观、更生动的手法来为学生搭建语言学习场景。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图画、视频、音频等教学素材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打造具有体验感的学习场景。以此有效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德国经典影视作品、音乐以及书籍,将这些内容以数字资源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人物对话、语言格式以及词汇运用,结合具体的场景信息来了解德语使用技巧,并自主总结其中的语言规律。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语言知识,促使课堂教学质量获得全方位提升。
三、融入趣味元素,打造游戏情境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越发明显。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同时更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采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活动形式来开展教学。为此在德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结合游戏形式,为学生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并发散思维对知识展开探索,以此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
例如在进行有关“购物”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介绍有关价格、外形、物品等方面的形容词以及短语,并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信息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游戏,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中掌握的德语知识,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进行对话。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促使其学习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四、关联现实生活,打造实践情境
语言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德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也需要引导学生适时脱离书面范畴,将目光聚集在现实生活领域来思考语言的实践技巧。从而能够立足学科视角来理解更多文化信息,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用意识。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生活案例与场景,来搭建情境化的学习项目,促使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获得有效提升。
例如在有关“节日”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乡土调查的形式,整合家乡独有的节日文化信息。包括饮食、传说、起源以及庆祝方式等等。随后要求学生以“家乡代言人”的方式,借助德语来介绍家乡特色文化,并将相关内容以短视频或媒体文案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进一步彰显了德语的跨文化交流价值。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对情境式教学法在初中德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展开了研究,强调教师需要正确认识情境教学法的育人价值,通过借助多样手段与资源来为学生打造语言学习平台,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对德语学习的热情,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德语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为其打开国际视野,使他们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适应和参与国际交往,成为具有国际素养的人才,真正让德语这门语言成为学生今后生活中连接文化、沟通心灵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李晓. 基于表现性任务评价的初中德语听说课实践研究 [J]. 教育参考, 2024, (06): 67-72.
[2]钱佳. 基于主题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德语课堂设计——以《格林童话》为例 [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 (01): 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