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设计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索梦晨
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旨在通过自然途径控制和净化雨水径流,实现城市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园林绿化设计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雨水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园林绿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雨水利用;生态建设
一、引言
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种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和利用。园林绿化设计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雨水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优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园林绿化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实践
2.1 雨水花园设计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拟自然水文循环的生态设施,通过植物、土壤和水体等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雨水的净化、蓄存和利用。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还能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质量。在雨水花园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选择。应选用耐旱、耐湿且根系发达的本地植物种类,这些植物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同时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例如,可以选择芦苇、鸢尾等湿地植物,它们不仅能吸收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根系过滤掉水中的污染物。其次,土壤配置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并储存起来,通常采用砂质壤土或添加有机质改良后的土壤。这种土壤结构既能保证良好的透水性,又能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支持。此外,在土壤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碎石或砾石层,以增加其排水性能。最后,水体设计同样不可忽视。雨水花园内的水体不仅要美观大方,还需具备一定的蓄水功能。可以设置浅水池或者人工湿地等形式,既能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也为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合理规划水流路径,使雨水能够顺畅地流入花园内部,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2.2 透水铺装设计
透水铺装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铺装材料,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它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排水系统,还能增强地面透气性和保湿效果,有利于维护地下生态系统健康。在选择透水铺装材料时,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最合适的类型。常见的有透水砖、透水混凝土以及天然石材等。其中,透水砖因其成本较低且易于安装而被广泛应用;而透水混凝土则更适合用于大面积铺设,如人行道、停车场等场所。无论哪种材质,都要求其表面粗糙度适中,以便更好地吸收水分并加快蒸发速度。另外,合理规划铺装面积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不透水面的比例,而在较为开阔的区域则应尽可能多地使用透水面。这样既能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需求,又不至于影响整体的透水效果。
2.3 绿色屋顶设计
绿色屋顶是指在建筑物顶部种植植物的一种绿化方式,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还具有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等多种优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绿色屋顶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进行绿色屋顶设计时,首先要挑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一般而言,优先选择那些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的草本植物作为基础植被层,再搭配少量灌木或小型乔木形成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这样既能保证良好的覆盖效果,又便于后期管理维护。其次,对于植物层次的配置也需要精心安排。通常情况下,底层会铺设一层轻质营养土作为基底,上面依次覆盖隔离膜、排水板及过滤布等保护措施,最后才是栽种各类植物。整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处理,防止渗漏导致楼下住户受损。除此之外,考虑到美观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还可以在屋顶上增设休闲座椅、观景平台等功能区域,让人们享受到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都市生活的便利。
2.4 生态沟渠设计
生态沟渠是一种兼具雨水收集与净化功能的设施,它通过模仿自然界河流形态来构建人工渠道,旨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恢复生物多样性。相较于传统硬质管道而言,生态沟渠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景观营造。在设计此类沟渠时,首先需对其形状、尺寸做出详细规划。理想的生态沟渠应该呈现出蜿蜒曲折的特点,这样既能延长水流停留时间从而加强自净作用,又有利于创造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吸引各类水生生物栖息繁衍。此外,沟壁可采用天然石材堆砌而成,既坚固耐用又富有美感。接着是对材料的选择。除了上述提到的天然石材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预制混凝土块拼接成特定图案,或者直接利用废旧轮胎等回收物资制作而成。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确保所选材料无毒无害且不易被腐蚀损坏。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沟渠的生态效益,可以在两侧种植适量耐水湿植物如菖蒲、灯心草等,它们不仅能够稳固堤岸防止侵蚀,还能吸收部分有害物质净化水质。同时,定期清理杂物保持沟渠畅通无阻也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三、园林绿化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思考
3.1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园林绿化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为园林绿化设计提供政策保障。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园林绿化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财政投入,为园林绿化设计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园林绿化设计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园林绿化设计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3.2 提高设计水平
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掌握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知识,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设计方案。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园林绿化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拓宽设计思路;加强与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3.3 注重生态效益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将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合理布局绿地空间,形成连续的生态网络;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采用低影响的开发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设置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绿化养护管理,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性。
3.4 加强技术创新
为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的发展,我们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投入到园林绿化设计的研究中。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我们将为这些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以便他们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同时,我们还将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此外,我们还计划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和技术发展,确保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园林绿化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践与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莉.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措施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02):125-127.
[2]邢瑞.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要点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3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