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媒体时代下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竞争力研究

作者

陈浩霖 王金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媒体时代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考察技术创新、内容优化、市场环境及人才建设对行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5G、8K等技术创新显著提升用户观赛体验,内容差异化策略直接影响观众粘性,而市场无序竞争与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据此提出三维优化策略:其一构建技术应用与受众需求的动态适配机制;其二实施基于用户画像的内容精准供给模式;其三完善产教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体育传媒产业升级提供了理论参照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新媒体;体育赛事转播;竞争力;

一、引言

新媒体的定义目前没有准确权威的统一,熊澄宇等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 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1]。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推进,新媒体技术加速了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的变革。然而,市场竞争加剧、版权分散及技术应用不成熟等问题凸显。本研究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从技术、内容、市场与人才四维度探讨行业竞争力现状,为优化策略提供理论支持,而参与和观赏体育比赛可以使人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无穷的乐趣,在这个意义上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2]。毫无疑问,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体育赛事转播领域,新媒体不仅提高了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市场配置效率,获得“看得见”的市场价值,还增加了“看不见”的品牌效应;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内容 的多样化特征,满足了广大观众的相关需求。近年来,新媒体开始频繁活跃在重要体育赛事的转播市场[3]。

二、新媒体时代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1技术因素

目前我国5G 网络背包传输以其低延时、高画质、冗余性高、机动性强、资费低等特点,不仅在体育赛事制作与转播应用传输过程中备受青睐,甚至在其他要求实时性更强的新闻直播中也经常出现它的身影[4]。5G 网络背包传输自身有非常多的优点,然而对于一些大型的重要赛事,需要根据比赛项目的特点和场地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的搭配和选择,背包传输只是其中一种常规的传输方式,最终形成一种立体的广播电视及网络直播覆盖传输网,进而保障传输的水平与质量,避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

2.2内容因素

目前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的竞争力在内容层面高度对于热门赛事项目转播的选择、内容制作的实时数据分析、解说专业度等,以及不同平台重复转播同一赛事,这些元素共同决定观众黏性与平台差异化价值。不同观看群体对体育赛事转播内容的关注重点存在差异。赛事选择是吸引所有观众的关键因素,可能更关注内容的新颖性与多样性。综上所述,不同群体在转播内容偏好上有所侧重,因此转播内容应针对受众特征进行个性化优化,以提升整体观看体验与满意度。

2.3市场因素

通过结合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的竞争力在市场方面的调查得出易受观众的付费意愿波动、版权分散导致获取难度增加,以及观众对市场规模认知不足等因素共同影响,行业用户的整体留存也呈现出市场资源争夺激烈的态势,不同群体在体育赛事转播市场因素上的反应存在差异,说明提高市场占有率仍是当前行业普遍存在的挑战。因此,平台在市场需加强提升自我优势、优化转播内容策略并因群体特性进行差异化运营,以提高用户转化和留存,以降低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

2.4人才因素

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人才结构与培养机制影响,尤其是技术研发与运营管理岗位的人才短缺与高流失率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在各岗位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短缺与流失问题,比如技术研发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高、在不同行业里竞争也尤为激烈。但从总体来看,不论是行业哪一岗位都需加强优化技术研发与运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从业满意度,以缓解人才短缺与流失问题。

三、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3.1体育赛事转播行业技术竞争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在技术竞争力这一板块存在“新型技术供给与用户实际体验脱节”的现象问题。虽然技术人员普遍对赛事直播稳定性、5G应用和互动功能满意,但用户满意度普遍偏低,尤其在直播稳定性可能受限于终端设备差异与网络环境不均。此外,尽管5G与VR/AR技术在业内被高度看好,但其用户端实际应用尚不成熟,普及度不足、互动性弱和沉浸感缺失仍是制约行业技术影响力提升的主要瓶颈。

3.2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内容竞争力面临的多元化与差异化挑战

目前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在转播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为同一场赛事反复转播,不同平台的内容同质化严重,以及缺乏针对性内容优化等问题。尽管赛事选择对全体观众吸引力为大,但观看的不同群体在内容偏好上差异明显;一般男性用户更偏向解说专业度和数据分析,相对于女性用户更偏好转播内容的多样化和新鲜感。这也表明当前体育赛事转播内容的策略还未能充分满足多元受众需求,导致平台差异化价值不足,用户的黏性难以形成。对通过新媒体观看赛事转播的受众,实施精准内容的投放即应用大数据信息检索、受众定向、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从受众的历史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 信息和规律,预测受众的偏好和需求,以针对受众的个性特征提供高相关性的信息[5],因此行业需提升内容制作的专业性与差异化,强化个性化内容匹配,提升观众体验与平台竞争力。

3.3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市场竞争力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在市场层面的影响因素面临用户付费意愿波动、赛事版权分散及用户留存率不稳定等结构性挑战,近年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平台不断寻找新的流量入口,加之政策红利的刺激,社会资金大量注入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上游核心资源的体育赛事转播权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拥有体育赛事转播资源的多寡,特别是对顶级体育赛 事转播权的持有,成为衡量网络平台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不同用户[6]。目前行业仍然存在版权管理混乱、资源分散严重,影响内容获取效率和平台稳定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下,平台需优化版权整合机制、强化内容差异化运营,并提升用户对市场价值的认知,以增强用户黏性和市场竞争力。

3.4人才培养制约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竞争力提升

目前我国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有着明显短板,特别是在技术研发与运营管理岗位反映出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缺乏有效的、适配的人才培养和留存机制,说明人才体系行业必须强化针对性培训,优化人才激励政策,缓解技术与运营岗位的人才断层,以提高其长期竞争力

四、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与措施

本研究针对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体育赛事转播行业技术提升、内容创新和用户参与优化的策略。包括加快5G网络建设、优化数据流量管理、提升设备兼容性等技术层面措施;推动赛事内容多元化、创新解说风格、加强用户个性化推荐等内容层面策略;此外,还涉及通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研发团队竞争力、推动性别平衡和跨部门协作等措施,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高质量的观赛体验。

4.1优化技术体验以缩小供给与用户需求的差距

针对体育赛事转播行业技术竞争力存在的“研发新型技术与用户实际体验脱节”问题,本研究建议采取多方面的优化策略。首先,行业通过采取智能调节系统自动调整画质和加载方式,以适应不同用户的网络状况,从而提升观看体验,减少卡顿和延迟问题。同时,建议定期开展用户实际体验调研,收集用户反馈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技术问题,提升用户满意度。其次,针对5G与VR/AR技术的应用尚不成熟,行业应加大推广力度,优先在需求高的赛事和重点平台上试点这些技术,创造特色的观看体验,如推行“沉浸式观看”,同时通过与终端厂商和运营商合作,降低设备普及门槛,推动5G和AR眼镜等硬件的推广。此外,技术研发团队应与市场、用户运营团队紧密合作,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创新功能,并通过“体验+培训”模式帮助用户理解并使用新技术,降低使用门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缩小技术供给与用户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升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的技术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4.2提升内容多样化与差异化策略以增强平台竞争力

为了应对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在内容竞争的多元化与差异化挑战,行业应从内容的制作、受众群体分析和个性化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平台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偏好进行精细化内容规划,在首次使用时进行调查用户信息收集,如男性观众更看重解说的专业性和数据分析,女性观众则更注重内容的新鲜感与多样化,行业着重避免内容同质化,增强内容的差异化和独特性,提供符合各类受众需求的内容。同时,平台可通过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结合观众的兴趣和观看习惯,进行个性化内容推荐,提升用户参与感和黏性。此外,平台还应注意避免同一场赛事的重复转播,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确保内容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吸引观众持续关注。提升解说质量和数据分析的深度与专业性,能够进一步吸引对细节和专业性有较高要求的观众群体。通过这些策略,行业不仅可以提高内容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竞争力,还能增强用户体验,提升平台的市场竞争力。

4.3优化版权整合与内容差异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解决体育赛事转播行业市场竞争力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平台仍需要从版权整合、用户付费意愿提升及内容差异化运营等方面进行优化。首先,版权问题是行业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各大平台应加强版权的集中管理与合作,探索长期独家版权合作或联盟形式,减少版权分散带来的赛事资源浪费,提升内容获取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平台要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采取差异化运营策略,优化内容供给,针对男性用户的专业内容和女性用户对品牌口碑的重视,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定制化内容和体验。此外,平台还应通过用户教育和制定优惠政策,提升用户的付费意愿,尤其是针对女性群体和留存率较低的用户,增加用户粘性。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优化版权资源和增强品牌认知,平台能有效增强用户忠诚度,提升市场竞争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付费意愿波动与用户留存不稳定的问题。

4.4强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提升行业竞争力

为解决体育赛事转播行业面临的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岗位人才短缺及流失问题,本研究建议平台可从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进行深入优化。首先,行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岗位的专项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确保人才具备所需的技术能力与行业知识。此外,平台还应提供更加有竞争力的薪酬与福利政策,并结合行业需求设计灵活的激励方案,以提高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和长期留存率。同时,现有的内容策划与解说主持岗位虽然相对稳定,但也需要加强多元化的培养机制,保证行业人才在多种岗位上的均衡发展,减少单一岗位的过度依赖。此外,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和职业晋升体系,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的结合,优化人才结构,缓解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岗位的人才短缺问题。通过有效的人才培训、激励和发展体系,平台不仅能够稳定现有队伍,还能为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和运营人才,从而增强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5.结语

为了提升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本研究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下体育赛事转播各行业平台需要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全面优化,既要满足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的平衡,又要注重行业转播内容的差异化和市场策略的精准制定。此外,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也是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当这些方面实现协同发展,才能真正推动体育赛事转播行业的长期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晨,杨铄,郑芳,等.新媒体时代体育赛事转播市场发展问题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02):12-16+67.

[2]曹卫东,李崟,徐雁冰,等.“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笔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6):1-34.

[3]冯祎晗,丛湖平.试论新媒体背景下体育赛事转播权的价值创造及其实现方式[J].体育科学,2020,40(08):35-40+87.

[4]李永祥.5G网络传输背包在体育赛事制作与转播中的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4,51(01):41-47.

[5]冯俊翔,曹玲.“互联网+”背景下体育赛事转播的运营策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03):35-38.

[6]康益豪,王相飞,延怡冉,柯嫦女.我国体育赛事的新媒体转播权开发研究——以腾讯体育、爱奇艺体育、PP体育为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04):474-479.

作者简介:

陈浩霖(2000年9月-),男,汉族,湖南 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

通讯作者:王金稳(1973年4月-),男,汉族,湖南双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体育法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大众体育赛事IP培育路径研究(XSP2023JYC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