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保护新生儿免受疾病侵害
关梦迪
廊坊市人民医院 065000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预防接种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保护新生儿免受疾病侵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建立免疫屏障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当接触到相应的病原体时,抗体就会发挥作用,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当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后,就可以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例如,接种麻疹疫苗后,大部分人对麻疹病毒产生免疫力,就减少了麻疹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机会,保护了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像新生儿在接种疫苗前,就受到了免疫屏障的保护。
预防严重疾病
许多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比如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可导致患儿肢体残疾,影响其一生。通过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疾病。还有乙型脑炎,可能引起严重的脑部损伤,而接种乙脑疫苗能够大大降低发病风险。接种疫苗可以让新生儿避免遭受这些严重疾病的折磨。
提高群体健康水平
从社会层面来看,广泛的预防接种有助于提高整个群体的健康水平。新生儿接种疫苗后,减少疾病的发生,意味着医疗资源可以更合理地分配,同时也能减少因疾病导致的社会负担,如父母因照顾患病新生儿而无法正常工作等情况的发生。
二、新生儿疫苗接种的种类和时间
乙肝疫苗
接种时间:乙肝疫苗需要在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一针。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新生儿,尽早接种可以为新生儿提供早期的免疫保护。第二针在满1 个月时接种,第三针在满6 个月时接种。
作用: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可能会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接种乙肝疫苗后,新生儿体内会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保护他们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卡介苗
接种时间:卡介苗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作用: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尤其是在儿童中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肺结核)或者播散性结核病。卡介苗接种后,可以使新生儿对结核病产生一定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结核病的风险,尤其是严重结核病的风险。
脊灰疫苗
接种时间:脊灰疫苗分为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在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序贯免疫程序,即 2 月龄时接种1 剂IPV,3 月龄、4 月龄和4 周岁时各接种1 剂OPV。
作用:脊灰疫苗能够预防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肢体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通过接种脊灰疫苗,可以有效阻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保护新生儿免受这种致残性疾病的侵害。
百白破疫苗
接种时间:百白破疫苗共接种4 剂次,分别在3 月龄、4 月龄、5 月龄和18- 24 月龄时接种。
作用: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百日咳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会引起长时间的痉挛性咳嗽,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和健康;白喉可导致咽喉部假膜形成,影响呼吸和吞咽,并且白喉杆菌产生的毒素还可能引起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破伤风则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可导致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
三、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
健康评估:家长在带新生儿接种疫苗前,要确保宝宝身体健康。如果宝宝有发热、感冒、腹泻等症状,应推迟接种。例如,体温超过 37.5℃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宝宝的不适,同时也可能影响疫苗的效果。家长应带宝宝去看医生,待症状消失后再接种。
了解疫苗信息:家长要向医生了解将要接种的疫苗的种类、作用、不良反应等信息。不同的疫苗可能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例如,对于某些过敏体质的宝宝,某些疫苗可能存在过敏风险。家长要如实告知医生宝宝是否有过敏史,如对鸡蛋过敏等情况,因为某些疫苗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了鸡蛋相关成分。
准备物品:带上宝宝的预防接种证,这是记录宝宝接种疫苗情况的重要凭证。同时,要准备好宝宝换洗的衣服等物品,因为接种后宝宝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需要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舒适。
接种时
安抚宝宝:接种时,宝宝可能会因为害怕或者疼痛而哭闹。家长要安抚好宝宝,可以轻声说话、抱着宝宝等方式让宝宝放松。如果宝宝的情绪非常激动,可能会影响接种的顺利进行。
配合医生:家长要配合医生或护士的操作。在接种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固定好宝宝,确保接种部位准确无误。例如,接种卡介苗时,要准确地将疫苗注射到左上臂三角肌下缘皮内,如果注射部位不准确,可能会影响疫苗的
效果。
接种后
观察反应:接种后,家长要在接种现场观察宝宝30 分钟左右。因为大多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如果宝宝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皮疹、瘙痒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回家后,也要继续观察宝宝的情况,一般在1 - 2 天内可能会有轻微的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或者低热等反应,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发热超过38.5℃或者红肿范围较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和洗澡:接种后的当天,应避免宝宝进行剧烈运动,尽量让宝宝多休息。同时,接种部位当天不要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接种部位不小心沾水,要及时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并注意观察接种部位的情况。
四、疫苗接种的误区
疫苗不安全
很多家长担心疫苗的安全性,认为疫苗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实际上,疫苗在上市前都经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只有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会被广泛使用。虽然疫苗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与疫苗预防的严重疾病相比,这些不良反应的风险是非常小的。
接种疫苗会影响宝宝自身免疫力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疫苗是通过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来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宝宝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接种疫苗并不会削弱宝宝的自身免疫力,反而有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
免费疫苗不如自费疫苗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免费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内的重要疫苗,它们对于预防一些常见、严重的传染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费疫苗通常是针对一些其他的疾病或者作为免费疫苗的补充,它们在预防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接种疫苗,无论是免费疫苗还是自费疫苗,都能为宝宝的健康提供保障。
五、结语
预防接种是保护新生儿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手段。家长们要充分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了解新生儿疫苗接种的种类和时间,掌握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避免陷入疫苗接种的误区。希望每个家长都能重视预防接种,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