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时代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李文昭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0
学校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工作效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的方面着手,采取合理的措施,将党建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1、新媒体时代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新媒体时代二者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方面(如图1 所示)。
图1 新媒体时代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作用

第一,能够加强政治引领。中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基于将党建和思想教育进行融合,能够在教育活动中渗透党的主张,让学生从小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理念。第二,可以创新教育形式。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在党建和思想教育结合中可以运用新媒体平台,提升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育效果。第三,协同育人。将二者进行结合,能够整合家庭、学校及社会资源,形成协同人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思政引导。最后,应对新媒体环境挑战。中小学生很难准确地辨别信息,通过开展党建工作,能够让学生正确地分辨不良信息,防止受到错误思想影响,提升思想教育的准确性 [1]。
2、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首先,党建工作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提炼。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如心理健康、政治信仰及道德品质等,党建工作就是选拔优秀学生,引导优秀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引导学生开展宣传活动。学校党建工作的思政教育主要围绕共青团员及积极分子,教育内容涉及到党的最新文件精神、红色文化精神,对团员及积极分子的思政要求较高,开展党建工作,例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能够让团员及积极分子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让其在生活及学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性光辉,因此,党建工作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提炼 [2]。
其次,思想教育能够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思想保障。中小学均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思想政治内容,如共产党建立、马克思主义、近代史等,学生能够形成政治素养。在党建工作中,需要选拔具有政治素养的学生,让学生成为入团积极分子,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便利。学生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无需重复讲解政治理论知识,也不用引导学生政治方向,可以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最后,理论基础差异。党建属于党组织建设中的一部分,是政治学科内容,具有清晰的意识形态及指导思想,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思想教育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容,属于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课时、课本、任务清晰。党建理论基础和思想教育理论基础有重合的地方,但是前者要高于后者。
3、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问题
3.1 未充分考察学生入团动机
在提交入团申请的学生中,一些学生存在入团动机问题,如盲目入团、功利性、被迫性等,比如部分学生入团只在为后续学习和就业奠定基础,比如很多中学阶段入团的学生在高中或大学申请入党时具备优势,这是因为团组织经历被当作学生政治觉悟及思想成熟的体现[3]。针对未来想要从事事业单位及公务员等工作的学生而言,早期入团可以为后续发展积累履历。一些高校在招收特殊学生时,如外交学院及军事院校等,需要学生具有团员身份。团员在大学能够竞选团委进学生会等岗位,参加校内评优时,也会被优先考虑。学生获得入团资格,代表学生的品德表现及学业成绩受到认可。部分学生入团旨在证明自己,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自身价值。一些学生入团目的不清,可能是受到朋友和父母的影响,不了解团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及使命。学校在评价入团积极分子时,评判的标准单一,主要依靠学生成绩,并未全面地调查学生入团动机。
3.2 学校管理条块分割
学校党建工作主要是由学校组织部负责,分管工作的副书记和教师落实。学生团务工作者和学生思政教育落实者在实务工作中是相同领导班子,但是因为党建管理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得党建工作沟通较慢,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相分离,思政教育主要是理论教育,教师结合教学任务分析课本内容,结合课时要求进行教学,党建工作则是教授学生思政理论知识,二者在教学方式及内容方面存在重合问题,条块分割的党建管理模式,导致理论教育枯燥,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其学习效果 [4]。
3.3 团员并未发挥带头作用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想多元化,学生能够从不同的途径接收信息,导致一些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受到影响。现阶段,很多家庭均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在学生成长中,一些学生形成了自私的品质,缺乏红色政治思想,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等。党组织及思政理论教师并未引导团员发挥带头作用,一些学生团员在生活及学习中不仅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还会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其他学生产生矛盾和纠纷,无法培养其无私意识,还会让非团员学生质疑团员学生思想 [5]。
3.4 理论教育不足
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觉悟,铭记团员的责任及使命,学校党组织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实施理论教育。现阶段,一些学校忽视了学生思政建设,这和党组织理论教育不足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学生忙于学习,学校党组织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教师教学能力,忽视了学生团员理论教育工作,学生团员的学习热情较低[6]。其次,理论教育效果不理想。依然运用传统的工作内容及形式,主要讲解理论知识,或是每周组织团课,因为会议厅面积较大,部分学生无法听清教师讲解的内容,一些学生上课只是为了应对点名,在教学中没有积极学习知识,影响了教育效果。
3.5 思政教师经验有限
思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落实主体,其能力和经验,关系到教学效果。一些学校的思政教师是外聘的,班主任很多均是年轻教师,因为经验不足,影响了工作效果。首先,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并未接受过有效培训,很难系统地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教学效果。其次,思政教师及班主任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在教授知识时,很难深度分析教学内容,无法将理论内容和学生生活进行结合,影响了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在思政教育中,因为学习内容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3.6 考核方式单一
很多学校在考核思政教育工作时,均存在这一问题,常见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到课率、期末检测成绩,主要以笔试为主,无法系统地考察学生学习成果。这些考核方式具有一些问题,首先,将到课率加入到考核内容中,思政教师授课任务较多,无法每堂课都点名,影响了考核的准确性。其次,日常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也是考核的一部分,但是部分学生并未自主完成作业,而是在网络中寻找有关内容,直接运用到作业中,并未加入自己的思考,影响了考核效果。对此,应该对考核方式进行补充。
4、新媒体时代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措施
4.1 考察入团动机,正确引导
学生的入团动机,关系到其党性以及能否为共产党事业奋斗终身。对此,在选拔入团积极分子时,应该系统地考察学生的各个方面,除了要重视学生成绩之外,还要了解其动机,政工可采取多种考察形式,除了要撰写申请书之外,还可以组织现场面试,临时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明确其真正的动机。此外,对于具有入团资格的学生,在考察其动机之后,还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入团动机,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让学生将共产党的文化及精神内化,为党组织建设做出贡献 [7]。
4.2 构建融合教育体系
现阶段,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工作相分离,影响了工作效果,对此,应该构建融合教育体系,促进工作有序开展。首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相同的教师负责党建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其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无需在党建理论课上重复,而是结合学生团员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及精神文化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团员更好地掌握党建理论知识。其次,党建教育和思想教育教师并非是同一位教师,可以构建教学讨论群,便于教师间沟通,分享教学课件及知识,保证教学连贯性,防止产生重复的教学内容,促进二者结合,优化工作效果。
4.3 引导团员发挥带头作用
部分学生入团的动机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缺乏先进性思想。对此,思政教师及班主任应该构建有关制度,引导学生团员发挥榜样作用。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团员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其理解其中的文化精神,学习党员模范带头行为。其次,政工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活动,加强党性教育。最后,制定奖励制度。公开考核标准,让学校师生参与到考核监督工作中,提升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团员,需要为其提供奖励,主要是精神奖励,促使学生团员主动的发挥自身作用。
4.4 丰富理论教学形式与内容
因为理论教育方式及内容单一,影响了党建理论教育效果。对此,应该增加理论内容,还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讲解其感兴趣的话题,和思政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利用知识提升思想及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政工应该丰富教育形式。首先,运用经费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产,提升其学习兴趣。其次,利用经费组织学生观看党建教育方面的影视资料。最后,运用经费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让其在实践中感受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引导其价值观。
4.5 引入经验丰富的教师
在引入思政教师时,政工应该通过兼职或全职的方式聘请经验丰富的党建工作人员,全面地考核其能力,保证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及丰富的经验,让其担任思政教师。还要引导教师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水平。
4.6 丰富考核方式
要想提升学生思政理论学习效果,引导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应该丰富考核方式。比如政工可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党建方面的影视剧,提升学生爱国情感,并且让学生写观后感,考察其政治思想、文采词藻及语言表达。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产,让学生扮演导游,生动的讲解背后故事,培养学生演讲及表达能力,让其能够积极地学习红色文化精神。基于增加考核方式,可以提升教学的有趣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优化学习效果。
4.7 创新载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如直播,短视频等,将其运用到教育工作中,能够提升教育效率和效果,比如利用云课堂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模拟重新展现红色场景。政工应该对载体进行创新,开发党史微课系列短视频,依据红色资源组织连廊教育活动。建立党建 + 思政数字平台,集合实践打卡、在线党课功能模块。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党建工作的效果,会影响学生团员培养效果,思政教育工作效果,会影响学生思想素养及价值观。因此,政工应该提升重视度,认真地分析实践中的问题,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促进二者有机结合,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瑜 , 胡馨平 . 新媒体时代学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J].新闻研究导刊 , 2024, 15 (01): 183-185.
[2]蒋国栋,李霞. 谈新媒体时代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J]. 大学,2022, (19): 46-49.
[3] 刘煜 . 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以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 青春岁月 ,2018, (15): 63.
[4] 陈艳梅. 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助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J]. 山西青年, 2017,(10): 64.
[5] 吴小娜 .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武装学生思政教育 [J]. 改革与开放 , 2017, (08):43-44.
[6]刘晓迪,李海林.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J]. 商, 2015, (28):67.
[7] 徐丽. 不断加强高校党建以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 企业导报, 2013, (06):218+246.
作者简介:李文昭(1969.10-),男,汉族,湖南娄底,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集团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学生教学质量管理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