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李玺
河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对公路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路基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承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还要抵御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变化、降水侵蚀等。若路基施工质量不达标,可能引发路基沉降、开裂、边坡坍塌等病害,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行车安全。因此,加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对于保障公路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分析路基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总结实用技术与管理方法,以期为公路工程建设者提供有益借鉴。
2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2.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2.1.1 地质勘察与设计优化
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为路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勘察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勘察手段(如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对路基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对于特殊地质条件路段(如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基等),应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换填法、排水固结法、水泥搅拌桩法等,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1.2 材料检验与设备调试
严格把控路基填料的质量,对进场的填料进行取样检验,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检验项目包括颗粒分析、含水率、液限、塑限、击实试验等。对于不合格的填料,坚决不予使用。施工前,应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的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应根据施工工艺和填料性质,合理选择施工设备的型号和数量,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1.3 施工方案制定与技术交底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有章可循。
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掌握施工要点和难点。技术交底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签字确认,确保技术交底的有效性。
2.2 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2.2.1 基底处理
路基基底处理是路基填筑的前提和基础,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清除杂质、改善地层结构,为路基整体稳定性提供可靠支撑。施工前需对基底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勘察,根据不同地层特性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对于一般路段,需首先完成地表障碍物清除工作。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的方式,彻底铲除草皮、树根、腐殖土等易腐物质,此类杂物不仅自身承载力不足,还可能因微生物分解导致路基沉降隐患。清理深度通常需达到地表松散层底部,确保基底界面清洁无杂。地表清理完成后,需对基底进行平整与初步压实:通过测量放样确定基底标高,利用平地机刮平凸凹部位,使表面平整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随后采用重型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通过机械外力作用提高土体密实度,形成均匀稳定的持力层,为后续填筑提供坚实基础。
针对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路段,需进行强化处理以提升基底承载力。例如,软土地基可采用换填法,通过移除原有软弱土层并换填级配碎石、砂砾等强度较高的材料,改善地基受力性能;湿陷性黄土区域则可采用强夯法,通过重锤高能量冲击使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减少孔隙率以消除湿陷性;对于季节性冻土路段,需做好基底排水处理,避免冻融循环引发路基翻浆。无论采用何种处理方式,均需确保基底处理后的整体强度、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从源头控制路基填筑的质量风险,为公路长期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2]。
2.2.2 分层填筑与压实
路基填筑应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每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填料性质、压实机械性能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不宜超过 30cm 。填筑过程中,应确保填料的含水率接近最佳含水率,若含水率过高或过低,应采取晾晒或洒水等措施进行调整。
压实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应根据填料性质和压实机械性能,合理确定压实遍数和碾压速度。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的原则,确保路基压实均匀。压实完成后,应对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2.2.3 特殊路基处理
对于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基、陡坡路基等特殊路基,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例如,软土地基可采用排水固结法、水泥搅拌桩法、CFG 桩法等进行处理;高填方路基应进行沉降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调整填筑速率和预压时间;陡坡路基应设置台阶,确保路基与原地面的结合牢固。
2.3 路基排水与防护施工质量控制
2.3.1 排水系统施工
完善的排水系统是保证路基稳定性的重要措施。路基排水系统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地表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形式,地下排水可采用盲沟、渗沟、渗井等形式。排水设施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排水畅通,避免水流对路基的侵蚀。
2.3.2 边坡防护施工
路基边坡防护的目的是防止边坡坍塌、冲刷,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美观性。边坡防护形式应根据边坡高度、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可采用植物防护、圬工防护、土工合成材料防护等形式。植物防护可采用种草、植树等方法,不仅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还能美化环境;圬工防护可采用浆砌片石、混凝土预制块等结构,适用于边坡较陡或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土工合成材料防护可采用土工格栅、土工网等材料,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2.4 施工过程质量监测与验收
2.4.1 质量监测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监测项目包括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边坡坡度、排水设施的尺寸和位置等。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确定,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3]。
2.4.2 质量验收
路基施工完成后,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路基的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压实度、弯沉值等指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对于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3 结语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地质勘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做好地质勘察、材料检验、施工方案制定等工作;严格把控路基填筑、压实、排水与防护等施工环节的质量,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和验收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随着公路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加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能够为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 洁 . 公 路 工 程 路 基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技 术 研 究 [J]. 汽 车 周刊 ,2025,(05):226-228.
[2] 刘敏 . 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究 [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5,6(05):64-66.
[3] 刘彦朋 .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办法 [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5,(0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