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支持结合细节护理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影响报告
孟春芳
江汉大学医院 主管护师 430056
一、目的意义
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失血过多、经期延长等,随疾病进展,极易出现继发性贫血、感染,严重者可致不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该疾病在育龄期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多,临床依据患者病情采取对症治疗方案,药物可对较多非结构异常所致的子宫出血,但无法有效根治,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根治疗法,子宫切除术是临床常用术式。由于该术式易对机体造成损伤,增加不孕不育风险,进而引起焦虑、抑郁情绪,很难提升自我效能,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为此,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意义重大。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步骤细节化,护理目标更加明确,可实现医疗服务连续性与协调性,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文以本院7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例,探究个体化心理支持结合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7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023.10-2024.09)深入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3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18~26)(22.05±2.06)岁;平均病程(1~8)(4.51±0.34)个月。观察组平均年龄(18~26)(22.07±2.10)岁;平均病程(1~9)(4.72±0.51)个月。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行B超检查确诊;②均出现血块、心慌、头晕等临床症状;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免疫系统疾病;③急性阴道感染患者;④恶性肿瘤疾病;⑤严重内科疾病;⑥研究期间退出患者。
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口头健康宣教、饮食干预、注意事项、入院复诊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支持结合细节护理:(1)个体化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进行语言鼓励与安慰。正念减压:取仰卧位,闭目,放空思想,深吸气后缓慢呼气,并放松肌肉,将注意力集中于机体上身,感受腹部、鼻部运动,同时记住此刻内心形成的画面。想象自身处于自身理想的环境中,周边布满香花,风和日丽,自己置身于此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正念态度,如顺其自然、确证认同、平静祥和等,若患者在正念呼吸期间,需集中注意力避免思想游离,若思想涣散可顺从思想游离,保持顺其自然状态。身体扫描:患者取仰卧位,闭眼,逐步将注意力自头部下移至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腿部、脚部,感受各个部位的运动,30 min/次,1次/d。(2)细节护理:①健康宣教:评估患者文化程度、智能手机应用熟练程度,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患者采用线下健康宣教,如手卡、一对一宣教、讲座、榜样宣教等,可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患者采用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宣教;宣教内容:疾病基础信息、临床症状表现、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按时用药、合理饮食、注意事项等。患者出院后进行追踪宣教,建立微信群,定时推送异常子宫出血健康知识,每周一次视频宣教。②用药干预:向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种类、用法用量、服药时间等,避免漏服、错服、误服等情况;定期监测血压,避免引起其他疾病。服药时,需保持坐位、站立位,动作应轻缓,禁止快速吞服。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可采用设置闹钟、床边贴标、药物贴等。对于苦味较浓的药物,可为其准备糖果降低药味。
4.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评分:两组产妇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估,HAMA:共14个条目,共30分,分为不焦虑、轻微焦虑、中度焦虑、严重焦虑(0~7分、8~14分、15~21分、>21分);HAMD:共24个条目,共50分,分为无抑郁、轻微抑郁、中度抑郁、严重抑郁(0~7分、8~20分、21~35分、>35分),分值与焦虑、抑郁成反比。
(2)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包含复诊依从性、遵医嘱治疗依从性两个维度,各维度共10分,分值与依从性成正比。
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用t检验,计数资料(n,%)用X2检验,当(P<0.05)时,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三、结果
1.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评分
两组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
两组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复诊及遵医嘱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四、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属于非排卵性出血疾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生理功能降低,诱发子宫异常性出血[2]。该疾病极易受激素水平波动的影响、宫内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该病虽不致命,但若不及时治疗,极易进展为严重贫血,部分患者可增加孕期流产、不孕风险,少数患者可诱发子宫内膜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本文尝试分析个体化心理支持结合细节护理对异常子宫出血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个体化心理支持护理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可能是因个体化心理支持护理主要以产妇作为护理核心,强调护理的阶段性与层次性,从不同阶段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寻找焦虑、恐惧产生因子,并依据心理变化程度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能消除焦虑、恐惧因子,使之从心理层面提升护理认可度,以此达到情绪自我调节的目的,进而缓解负性情绪。本研究发现,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更高,可能是因细节护理可为患者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护理内容具有较强的协调性与连续性,通过健康宣教、用药干预,可使患者对该疾病知识、用药的重要性全面了解,提高患者护理参与性,有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时,个体化心理支持结合细节护理可减轻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司桂平.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模式在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8):115-117.
[2]陈小清,周带红.细节优化中西医护理模式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0):4416-4417.
[3]贾丽丽,葛淑亚,李娟,等.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异常子宫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4):118-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