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美玲

哈尔滨市宾县宾西镇中心学校 150400

摘要:“双减”政策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挑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部编版教材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提质增效策略。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科学育人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作业设计,提升目标科学性、增强内容合理性;加强课内外阅读衔接,利用教材组织群文阅读、借助“语文园地”拓展课外阅读并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双减;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引言

“双减”政策的落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在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其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深远。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双减”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传统、作业设计不合理、课内外阅读衔接不畅等。因此,探索“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部编版教材展开深入研究。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科学育人观

教师应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精神,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和大语文观。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语文教育的生活化[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培养兴趣特长,增强身体素质。例如,在部编版教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二、优化作业设计,注重巩固拓展

1.提升作业目标科学性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是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作业。例如,在学习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记叙文《爬天都峰》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写一篇自己在生活中克服困难完成某件事情的记叙文。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巩固了课文中学到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体现人物品质等写作方法,还锻炼了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精神,实现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多维度培养目标。

2.增强作业内容合理性

精选作业内容是避免学生陷入重复、机械练习的关键。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2]。以字词学习为例,基础题可让学生抄写、听写生字词,巩固字形与字义;提高题可设计为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字词、用指定字词造句等,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拓展题则可要求学生用所学字词编写一段短文,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此外,还应增加实践类作业和阅读类作业的比重。如在学习完《植物妈妈有办法》后,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植物的传播方式,并记录下来;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推荐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书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阅读习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三、加强课内外阅读衔接,培养阅读能力

1.利用教材组织群文阅读

部编版教材的单元主题编排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这为教师组织群文阅读提供了便利。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提问策略”,在学习完单元内的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等后,教师可选取《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相关科普文章,以及其他与科学探索、问题解决有关的课外短文,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提问方法,对群文进行提问、思考与讨论,进一步掌握提问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借助“语文园地”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园地”是部编版教材的特色栏目,整合了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任务。在“语文园地”的成语学习板块,教师可推荐《成语故事大全》等相关书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源、含义与用法,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在“快乐读书吧”板块,教材推荐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3]。如在三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推荐了童话故事,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童话故事中的收获与体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

3.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阅读水平,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对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计划应简单明了,如每天阅读15-20分钟,阅读内容以绘本、简单的童话为主;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要求制定每周的阅读计划,明确阅读书籍的名称、每天的阅读页数以及预期的阅读收获等。例如,五年级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周阅读一定的章节,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记录好词好句、人物分析等内容。同时,教师要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如每月开展一次班级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任务紧迫且意义深远。本文所提策略,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作业设计到加强课内外阅读衔接,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教师应积极将这些策略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需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支持与资源,助力其提升教学能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农村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爱红,姚玉霞,何芳.“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思考[J].甘肃教育,2024(10):48-52

[2]高惠珍.“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4(13):7-9

[3]吴谦红.部编版教材影响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29):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