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魏薇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被普遍认为是学生未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通过经典篇目与多篇文本的关联教学,以及群文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应用和效果。研究发现,群文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与运用,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此外,该教学策略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为其未来在学术及生活实践中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群文教学法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构建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以及培养其综合素养具有不

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语文核心素养与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关系辨析

教育部于2020年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该标准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标准》指出,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强综合素质,为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目标的设定与挑战的应对是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语文教学则承担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然而,面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机不足以及教学资源有限等挑战,中职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认同感,并应该通过采用分层教学、差异化指导等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长。

二、群文阅读教学法运用概述

群文阅读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通过阅读多篇相关联的文本,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这种方法尤其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群文阅读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多样化的文本,从而在比较和对照中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筛选、整合和批判性思维的技巧。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整合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关键。核心素养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涵盖了思维品质、文化理解、审美情趣和学习能力等多个维度。以《荷塘月色》为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目标,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不仅学会欣赏朱自清笔下的细腻描写,还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层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设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本,如通过比较《荷塘月色》与《春江花月夜》等经典诗文,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不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不同情感寄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此外,引用名人名言,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激励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不断积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三、《荷塘月色》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1.确定目标,对接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核心素养与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学目标的设定需紧密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文化理解与传承等。例如,在探讨《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如何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对美的追求,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进而提升其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结合案例分析,如让学生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对《荷塘月色》的解读,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精选文本,构建群文阅读教学体系

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时,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环节。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播放一段描绘荷塘月色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先入为主地感受文章的意境。例如,通过展示荷塘中月光下的荷花、荷叶和波光粼粼的水面,以及模拟夜晚蛙鸣和微风拂过荷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同时引入季羡林的《季荷》,周敦颐的《爱莲说》等经典文本。通过创设群文阅读的优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可以引用朱自清先生的名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细腻情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进而主动参与到群文阅读中,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3.创新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在《荷塘月色》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首先,教学目标的设定需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紧密对接,例如,通过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文字之美,更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从而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交流提升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围绕《荷塘月色》中的意境描写,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描写手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此外,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例如,模拟朱自清在荷塘边的漫步,让学生从作者的视角体验和表达,从而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表达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运用布鲁姆认知领域分类学,从知识记忆到评价分析,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升。

4.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

在教育评价体系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能够全面而精确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并有效地推动学生在多方面素养的均衡发展。该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倾向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估,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其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群文阅读,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季羡林的《季荷》与周敦颐的《爱莲说》,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评价,能够更为深刻地反映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分析能力。具体而言,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多篇作品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作品的异同点,来全面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在《荷塘月色》中,学生需理解朱自清通过细腻描写荷塘月色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彷徨;在《季荷》中,学生需体会季羡林对荷花的深情赞美与生命感悟;在《爱莲说》中,学生则需领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表达其高洁品格与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通过群文阅读与评价,学生不仅能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