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提升策略
陶绪娟
临武县第二中学 湖南 郴州 424300
引言
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占课的情况极少发生了,但是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还处于落后状态,甚至使得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抵触情绪。为改变现状,必须融入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拓展教学思路,探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育发展的多元手段与全新道路,致力于构建出利于高中生体育运动、身体素质发展的良好平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技术学习、体育运动实践,以下围绕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提升策略具体讨论: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一)利于完善体育教学机制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得到了更多重视,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在科学完善的教学机制之上。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重视学生运动情况,但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授课的,教学中完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导一切。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并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而在新课改背景下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二)利于优化体育教学方法
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教材进行活动组织和学生引导,这样就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很难对体育项目或运动产生兴趣。但是,教师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能够有效丰富体育教学手段,进一步拓宽体育教育发展道路。为了确保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高涨,教师可以丰富运动内容、运动项目,组织小组合作、组间竞赛等活动,当然也可以定期举办友谊联赛,使得高中体育课程愈发多元化、现代化。这样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掌握体育知识,在参与运动和竞赛中得到体育能力、体育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实际上也是兴趣教学法落地的重要基础,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 [2]体育教师必须探索的全新教育方向。
(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兴趣培养或者说兴趣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落实,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教学地位、学习地位的有效提升。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而体育教学效果差也与此有一定关系。我们结合学生兴趣改变教学套路,摒弃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注重围绕学生中心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或活动,同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信定能够有效增强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提升策略分析
(一)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兴趣生成
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生形成体育文化自信、体育运动兴趣等等,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实践意识的提升。相信我们日常教学中一定会遇到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存在抵触、厌恶的心理,这实际上是一种“恐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策略,通过语言、肢体方面的互动,扭转学生抵触心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体育运动。以教师为媒介,为学生搭起了解体育知识、尝试体育运动的桥梁,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运动。结合情境教学、竞赛教学等多种方式,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兴趣生成,实现体育教育的多元化、现代化发展[3]。
(二)体育趣味游戏引入课堂教学
由于传统体育课教学形式过于单调,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不高,而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体育趣味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导向学生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首先,教师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游戏活动内容,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和运动技能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适当的引导,从而保证更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收获和反思。
例如,篮球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投篮游戏,每个学生都有投篮的机会,当然学生之间的游戏互动与良性竞争,也能够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提高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再如,长跑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组织“龟兔赛跑”游戏活动,着重培养高中生的长跑能力和耐力素质。游戏结束后,可以对于最后一名学生进行“惩罚”,让其进行一次500 的课下训练,既能够锻炼和强化学生运动技能,又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三)组织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教学
体育教学中恰当组织多元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运动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体育学习效率与质量。如: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一些团体跑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友谊关系,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和运动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个班级进行跑步比赛,比赛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好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让学生将跑步当成一种乐趣。让学生相互监督、追逐竞赛等等,促进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形成,夯实学生运动基础,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例如,在足球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就可以多组织追逐向的简单比赛,强化学生跑步能力,促进学生对跑步技巧的了解和掌握。当然,过人训练、足球竞赛类似的综合型比赛,就需要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并恰当安排了。对于那些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基础垫球、运球训练,并且在实践中加强基础知识与安全内容学习,争取在运动过程中保证安全,保证有小的进步与成长。而针对那些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安排竞赛类项目联系,更多的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兴趣,应用足球来增强身心素质。这样一来,高中生就不仅局限在长跑、肢体活动中了解体育运动、体育项目,能够通过竞技类项目获得更多意识和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成长,对于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和综合素质提高都有着积极意义。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提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几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的策略,分别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运动计划,促进师生、生生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运动任务,实现小组合作、组间竞赛等的落地;教师可以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深化理论教学,夯实高中生体育运动基础,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与未来升学发展保驾护航。相信假以时日,定能够培育出更多有着良好运动习惯与身体素质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邓利智 .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分析 [J]. 新课程:中学 ,2019(4):1.
[2] 杨俊.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J]. 读与写( 上,下旬),2021, 018(0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