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教育范式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与创新
刘丽明
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校 150002
摘要:新教育背景之下,教师的角色正经历着深刻的改变,课程教学形式与内容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学习型范式便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其既是传统教育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广大教师可以在学习型范式中的角色重塑中,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实现课程内容的实践与创新。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重点探究了学习型教育范式引领其创新与实践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学习型教育范式;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与创新策略
引言:学习型教育范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以及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其突破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和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养的关键学科,利用学习型教育范式来引领课程的实践与创新,能够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带来支持和帮助。
一、学习型教育范式的概念
“范式”是指某一科学共同体在特定时期内共同接受的理论、方法、标准等框架,而“学习型范式”则是新时代背景下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并由此而形成的教学方法、标准以及理论的框架,这一概念切实打破了传统“教育范式”向“学习范式”的整体性变革,切实回归学生重心,回归全面育人的价值目标,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师生共同体,强调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二、学习型教育范式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与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
基于学习型教育范式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范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范式。如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议题式教学手段来展开实践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使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议题的思考以及探索当中。同时,在议题的设置中应当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以及成长背景,确保议题的选择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需要规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议题“在没有交警监督的路口,我们应当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此议题具备多元性,教师可以从公共安全、社会道德以及个人自由等角度展开议论。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相关图片、视频以及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规则展开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以议题为切入点,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对议题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议题场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议题当中,并在活动中展开进一步的反思和总结,以此来梳理自身观点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信息技术辅助,实现寓教于乐
在传统的教育范式之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尤为的枯燥且乏味,很难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只能待在被动的状态下展开学习。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切实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在积极参与当中挖掘知识,自主思考,以此来创设丰富多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其中,让学生在观看直观的视频和图片之后畅所欲言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对其中的利害关系通过辩论赛的方式进行分析。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我是小法官”的模拟游戏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对一些案例进行呈现和演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切实了解到生活当中的法律,加强其法治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带来支持和帮助;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模拟游戏,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
(三)拓展课外实践,在实践中体验知识
在学习型范式的引领之下,教师需要将以往的“师讲生听”灌输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摒弃,不能一味的局限于课本内容的讲解,还应当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带领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在实际的亲身体验中深化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悟并获得知识,以此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促进学习范式的革新与优化。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让生活多一点绿色》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执行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心组织和开展课外拓展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带着打扫工具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将校园中的玻璃窗、垃圾桶、街道以及宣传栏等进行清扫;又如在《应对自然灾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践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去模拟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并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其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利用人工智能,展开智能评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因此教师在以学习型范式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同时也要将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其中,对学生展开智能的辅助和评价,让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以此来支持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师的教学改进。
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网络新世界》一课的教学中,通过AI技术中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监测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言辞,对他们的道德立场进行识别,或者通过分析他们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决策,评估他们的道德判断以及行为选择,基于这种AI技术的评价,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完善、系统以及精准的道德行为反馈,帮助教师在道德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高效学习铺垫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的评估,智能导师系统也可以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个性化的辅导,通过AI技术分析能够捕捉到学生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道德教育内容与反馈。不仅能够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展开及时的解答,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展开深入的道德思考;最后教,教师可以下载人工智能系统当中的个性化学习报告,让学生在反馈报告的提醒下,不断明确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不断优化自身的不足,为其课中以及课后的完善和巩固带来帮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习型教育范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将对教育改革和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应当转变以往乏善可陈以及落后的教育手段和理念,以学习型范式改革来拓宽今后的教育新形态,并秉持尊重学生主体、教育手段综合创新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为核心理念创新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范式,打造综合型以及智慧型的未来学习型范式,从而加快教育高质量的发展步伐,为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明霞.体验式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 2024(14):61-63.
[2]岳金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实践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19):48-50.
[3]陶林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后学习后延式导学单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 2024(32):54-57.
[4]王敏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传奇故事, 2024(6):87-88.
[5]张静.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分享[J].微型计算机, 2024(11):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