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路径
徐庆熙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摘要:如今,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正遭遇多重挑战,包括服务提供者和内容的单一化、经费不足、社会工作者薪酬偏低,以及老年人对于养老的传统观念。社会工作者凭“助人自助”原则和各种专业理论知识的,致力于提供专业化和高质量的服务,旨在解决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社区居家养老
一、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
老年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价值理念能够预防和解决社区居家养老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在其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境。
(一)服务主体和服务内容单一化
服务提供者往往缺乏多样性,导致服务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服务内容的单一化主要体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存在着服务内容较少、服务层次较低、服务时间较短等问题。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务、日常对老人的照料、社区上门服务、对老年人的康复护理等少数项目,缺乏心理疏导等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这导致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所收取的费用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不少老人难以承担起高昂的费用,或者不舍得花钱,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常是政府投资,相关机构承包具体项目以后,就按照政府规定提供服务,显得极具行政化,加上社区人力资源有限且任务繁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以覆盖居民在养老过程中的所有需求。我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尚不充分,加之政府支持力度未能与老年人需求的增长相匹配,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进步。这种相对单一、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模式,限制了社会组织发育的动力和社会参与的活力。
(二)养老服务资金不足,导致服务难以全面开展
养老服务资金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财政支持有限,随着社区居家养老资金对政府财政依赖性的增加以及需求的增加,这种单一的模式导致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的短缺,也导致了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进而导致了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的短缺。其次是社会援助和街道的自筹能力有限,然而,这些渠道的资金筹集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需求。最后,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存在资源错配和浪费的情况,导致利用效率低下。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之间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失衡,造成资源配置不均。
(三)社会工作者薪酬偏低,专业人员不足
在我国,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薪酬偏低会导致一些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难以进入或留在这一行业。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水平得不到保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他们均比较缺乏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经验,服务水准更是难以得到保障,造成社会工作的一些优秀人才流失。另一方面,现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从业者因为薪酬问题偏低从而导致其日常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其服务质量。
(四)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落后,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的空间受限
老年人的养老观念落后也是造成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过程中的一个困境。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过程中的发展过程中,部分老年人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认识还是较为缺乏。许多老年人仍然固守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区居家养老的出现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老年人对于这种养老方式的接受度往往较低,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老年人会对社区服务质量而感到担忧,对所处环境感到不适应,还好担心社区居家养老无法提供足够的个性化关怀和隐私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工作介入的空间。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有效途径
(一)精准匹配需求服务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面对的老人形形色色,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服务需求,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首先,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用以衡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标准和效益,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对服务成效进行合理评价。其次,要重视收集老年人群体的需求信息,持续挖掘他们潜在的需求变化,并建立一个常态化、便捷的反馈机制,以便准确、动态地掌握老年人的总体需求,进而提供更加精准的养老服务,提升服务品质。最后,在设计和实施养老服务时,社会工作者应发挥专业优势,注重个性化原则,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纳入财政预算、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建立规范的资金转移支付制度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社会捐赠与慈善投资,通过健全相关法制体系,推动地方慈善法的实施,积极宣传公益精推动神和奉献意识,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三)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识:
由于宣传不到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概念认识不足,导致其自主参与度低下。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活动、媒体宣传、讲座等,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和接受度,从而促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四)提高社会工作者薪酬,增强专业性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水平,并确保其与其他相关行业相当。同时,可以根据地区差异和经济水平进行薪酬调整,以吸引和留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并适时调整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指导标准,确保薪酬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培训,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社会工作者培训机构应广泛推广社工知识和专业培训,凸显社工行业的核心技能,通过行业研究和发声获得话语权,提升社工行业社会认可。
三、结语
人口老龄化趋势这一问题无法避免,国家也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随着社会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年社会工作将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