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

徐臻

安徽驰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30041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成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深入剖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不到位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完善监管机制等应对措施,旨在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由于建筑工程多半为现场施工,因此应该更加注意施工安全问题。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地位。建筑工程施工比较复杂,一旦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安全问题,将会影响整体施工效率,同时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无法按时交工,影响整体施工计划。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对现阶段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更加完整的监督管理策略,以及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制定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工作管理模式等方法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施工现场安全教育不到位

根据有关法规,在施工前,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并要求他们通过培训和考核。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许多公司都没有对建筑工人进行过培训,仅仅是口头上的强调[1]。建筑工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往往凭借多年的经验进行施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也匮乏。因此如果他们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机械设备,工人又缺乏专业的技术操作知识,对自己的保护意识也很薄弱,就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没有采取切实的安全预防措施

在进行房屋工程建设的时候,只有将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执行到位,才可以避免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强化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要想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还要把安全工作划分成标准化规程,强化安全措施的执行。然而,当前许多建筑工地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没有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也没有进行安全预防。这导致在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往往不知所措,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一)加强施工安全宣传工作

一线施工人员的充分意识与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关。主要原因是一线建筑人员教育水平低。因此,必须始终注意执行人员的现场执行情况,并采取安全的执行方法。(1)推广示范案例,与安全教育相比,典型的例子更生动,安全教育无聊,建筑人员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近年来,需要不断收集和整理教育安全的示范案例,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并对建筑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可以使用照片和视频向建筑人员介绍建筑安全情况,并提高对建筑安全和保护的认识[2]。(2)将安全培训纳入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微博和微博等新媒体成为公众信息的来源。施工人员一般都有浏览短视频的习惯,企业可以注册抖音或者快手账户,并播放有关建筑安全的短片,例如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3)将安全培训纳入施工文化。因为文化上看不见的管理可以有机地与制度联系起来关注施工现场的文化建设,将安全建设纳入施工现场的文化建设。例如,提供建筑安全奖励等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建筑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建筑人员的安全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优化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划分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进行的基础,也是各项施工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为了有效应对各种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对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改进工作,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项目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包括施工作业的前期准备、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要求、施工设备和材料的使用要求等,通过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程序和规范的建立和执行,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有序进行[3]。同时,要明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各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各个工种和分包单位的协调和指导,严肃处理安全责任事故,形成安全管理的红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配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和处理,且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接受有关部门的处罚,只有促使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施工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责任推诿和漏洞,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三)应用新技术新装备

在工地上的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地防止建设项目的意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建筑企业还可以积极引入和应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比如利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天候监控。再例如,在建筑工地上,可以按照《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对建筑工地进行分层布置,构成三级配电两级漏电防护体系,防止在建筑工地上出现电击事件。将原有的轨道吊、竹跳板等机械和材质要尽快地抛弃,采用新的自升起重机和木跳板,从而防止起重事故,高处坠落等事故。对于某些危险程度高的工作,采用机械设备,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工程意外,同时也可以对建筑工作的工作条件进行优化,节约劳动费用。当然,在新设备的应用中,管理者也要注重对机器设备的维护和维护,解决设备的老化和磨损问题,保证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让设备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

(四)加强进工地原材料和工程机械的管理

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质量考核水平,选择具有专业知识和责任心的人员;在选择供应商和材料种类阶段要通过不断筛选比较,综合考虑多种方案,择优选择。同时对于质量控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所购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所有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和其他相关的质量认证报告。对钢盔、钢管、紧固件等关键材料,在卖方提供相关证明的基础上,需自行组织检测或送相关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质量无问题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在安装提升机和设备时,必须由有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并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这部分检查最好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各单位应建立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并加强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安全保险和防护装置,消除安全隐患。

(五)注重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工作

以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状况为依据,找出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可能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标记和控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建设项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如临时用电,高空作业,特种设备等。施工企业要做到的是,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程序和标准,对施工中的风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并采用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当建筑项目的建设中出现风险源时,能够让项目的安全管理者快速地做出应对,降低安全事故对项目建设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建设项目的建设阶段,风险等级越高,就越要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各行业关注的重点。做好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新建工程的质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规定,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妍,邢锐,张于.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4):224-226.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5.02.274.

[2]唐中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6):32-34.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06011.

[3]韦俊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居业,2025,(02):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