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

米莉萍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 内蒙古 0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加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量表、SAS量表、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胆囊结石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对其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疼痛感强烈,利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加强其整体的术后康复效果,值得重视。

关键词:胆囊结石;循证护理;术后疼痛

胆囊结石时我国较为常见的胆囊疾病类型,多以女性为主要的发病人群。胆囊结石多以胆固醇结石、黑色胆色素结石为主,其主要与胆汁淤积、胆汁酸浓度异常有关,发病后患者的出现腹部疼痛,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2]。临床多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可以在创伤、出血量较低的条件下切除胆囊,获得较好的结石清除效果。但患者仍旧存在较为严重的术后疼痛,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所选胆囊结石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23年1-12月86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43例/组。患者均自愿签署同意书,符合手术治疗适应症,但无中途脱落实验情况,患者均可以耐受实验护理,患者均无认知障碍、精神类疾病,无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或重大器官恶性肿瘤。见表1(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即在术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同时辅助镇痛用药进行术后镇痛,指导患者术后配合护理,直至患者出院。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

①问题循证。针对护理需求与当前的护理问题进行循证,在知网、万方等网站查阅当前较为成熟、先进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我院的护理需求,设计适合我院的护理干预方案。

②开展护理。根据新的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开展心理测试,以此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状态进行护理,对于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需要明确患者的负性情绪来源,详细向患者胆囊结石的疾病知识,并讲解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缓解患者对疾病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认知不足引发的负性情绪。

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手术准备护理,严格监督其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并对其进行贫血、电解质失衡、低蛋白血症等进行纠正,以此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由于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需要维持较长时间的固定体位,需要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护理,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锻炼,使患者适应手术,避免发生呼吸障碍。

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在患者出现如黄疸等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术后需进行切口的护理,术后早期严格固定患者的体位,并观察患者的敷料情况,对出现渗血、渗液等情况进行及时的报告,如患者的切口愈合不良,则利用缝合处理或沙袋压迫的方式处理。

疼痛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耐受程度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进行术后的疼痛护理。对疼痛耐受程度较低,且术后疼痛评分≥6分的患者,需辅助开展镇痛用药,在用药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对于疼痛耐受程度较高,且评分不足6分的患者,可尝试利用单纯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包括冷敷、按摩、肢体抚触等方式干预,以此缓解手术治疗的疼痛应激。另采取注意力转移等方式缓解疼痛,如指导患者观看视频、听音乐等,缓解疼痛的不适感。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43*100%。非常满意: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5分及以上;满意:患者的满意度评分60-84分;不满意:患者的满意度评分59分及以下;对比两组VAS量表、SF-36量表、SAS量表、SDS量表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并分别进行2和t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2两组VAS量表、SF-36量表、SAS量表、SDS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VAS量表、SAS量表、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 讨论

胆囊结石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势显著,但存在一定的术后疼痛干扰,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甚至增加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病风险。为减轻术后疼痛,加强患者的康复效果,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3-4]。循证护理是将专业、先进的护理措施与各医院临床护理干预进行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进护理工作的先进性,针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循证护理可以从术前、术后、心理、疼痛等措方面进行护理,加强对疼痛的预防与管理效果,以此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在加强患者整体康复质量也有较大的帮助[5]。

实验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量表、SAS量表、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对胆囊结石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对其进行术后的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由于疼痛引发的不适感,加强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患者的治疗体验改善,对加强其护理依从与效果有明确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好的护理满意度效果。同时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得到有效改进,患者术后的心理压力降低,对疼痛的耐受性加强,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强对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海晴,史娟.多维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24,31(09):1133-1134.

[2]杨婵,南旭,王贵花,等.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19):124-126.

[3]鲁美丽,胡先海,刘军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标准化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24,29(05):994-996.

[4]刘沙沙,潘威婕,李慧.奥瑞姆自我照护对腹腔镜肝胆微创手术患者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3,37(06):106-108.

[5]陈莉莉,蔡万红,康晓莉.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6):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