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镇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施工对居民生活影响及应对策略

作者

刘佳武

长沙市雨花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410007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雨污合流问题尤为严重。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旨在实现雨水、污水分开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小区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然而,施工过程中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雨污分流改造施工工艺,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探讨其对周边环境的改善效果,同时对比新老工艺在工期、工程量、造价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应对策略,以减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雨污分流;老旧小区;施工工艺;环境影响;应对策略

引言:城镇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是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改造过程中需开挖原有街道,铺设新管道,对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雨污分流改造施工工艺分析

(一)传统施工工艺

传统雨污分流改造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现场勘察:了解小区管道布局、建筑结构等情况。

2.管道开挖:采用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大面积开挖,铺设新管道。

3.管道铺设:根据设计要求,铺设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4.检查井砌筑:在合适位置设置检查井,方便后期维护。

5.管道连接与验收:完成管道铺设后,进行管道连接和验收工作,确保无渗漏。

然而,传统施工工艺存在诸多不足:

1.工期长:由于开挖面积大,施工周期长,对居民生活影响大。

2.工程量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成本较高。

3.环境影响大:开挖过程中易产生噪音、粉尘等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二)新工艺应用

为了克服传统施工工艺的不足,近年来,一些新工艺在雨污分流改造中得到应用,如顶管技术、水平定向钻技术等。

1.顶管技术

顶管技术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技术,通过在管道上方或一侧设置顶进工作坑,利用顶进设备将管道顶入土中,实现管道铺设。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开挖面积:无需大面积开挖,仅需设置工作坑,对周边环境破坏小。

(2)缩短工期:施工速度快,可大幅缩短工期,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2.水平定向钻技术

水平定向钻技术是一种利用水平定向钻机进行管道铺设的施工技术。该技术通过导向孔钻进,扩孔拉管,实现管道铺设。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灵活:适用于复杂地形和狭窄空间,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2)减少地面破坏:无需大面积开挖,减少地面破坏和修复成本。

(3)提高施工效率:施工速度快,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二、新工艺与老工艺对比分析

(一)工期对比

在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工期长短直接关系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传统施工工艺由于需要大面积开挖,施工周期长,往往需要6-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不仅给居民带来了长时间的出行不便,还可能因施工噪音、粉尘等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相比之下,新工艺如顶管技术、水平定向钻技术等,以其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显著缩短了工期。以某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例,采用传统施工工艺需6-8个月完成,而采用新工艺后,工期缩短至4-5个月,工期缩短近30%。这不仅减少了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还提高了工程效率。

(二)工程量对比

工程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和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传统施工工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工程量庞大。在铺设管道时,往往需要开挖大面积的道路和绿地,这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而新工艺通过非开挖方式实现管道铺设,如顶管技术利用顶进设备将管道顶入土中,水平定向钻技术则通过导向孔钻进、扩孔拉管等方式铺设管道。这些新工艺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降低了工程量。以某老旧小区为例,采用传统施工工艺需铺设管道5000米,而采用新工艺后,仅需铺设4500米,工程量减少近10%。这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还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三)造价对比

虽然新工艺在设备和技术上的投入较高,但从整体造价来看,新工艺并未显著增加成本。这是因为新工艺减少了开挖面积、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量,从而减少了人力、物力等成本支出。以某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例,采用传统施工工艺总造价为500万元,而采用新工艺后,总造价为520万元,仅增加4%。然而,考虑到新工艺对周边环境破坏小、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高等优点,其性价比更高。从长远来看,新工艺的应用还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三、应对策略

(一)科学规划

在雨污分流改造施工前,科学规划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需要对小区现有的管道布局、建筑结构、地下管线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勘察,确保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小区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例如,可以避开居民出行高峰期和休息时间进行施工,以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施工方案还应包括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现场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同时,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为了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例如,可以设置隔音护栏、全时段全路段全流程喷淋降尘等。此外,还应加强对施工废弃物的处理,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采用新工艺

在雨污分流改造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顶管技术、水平定向钻技术等新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可以大幅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量、减少造价。

新工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例如,顶管技术可以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进行管道铺设,避免了传统开挖方式带来的噪音、粉尘等污染。水平定向钻技术则可以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管道铺设,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四)加强沟通协调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协调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定期召开居民会议、设立投诉渠道和联系方式等方式,可以及时了解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回应和处理相关问题。

为了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可以建立专门的沟通机制,如设立施工监督小组,由居民代表和施工人员共同组成,负责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并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等方式向居民发布施工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误解和矛盾。

(五)完善后期维护

改造完成后,建立完善的后期维护管理制度是确保排水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应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维护排水系统。

为了提高维护效率和质量,可以引入智能化维护管理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手段,可以实时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此外,还可以建立维护档案,记录每次维护的详细情况,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规划、加强现场管理、采用新工艺、加强沟通协调和完善后期维护等策略,可以有效减轻雨污分流改造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结论

城镇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是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施工过程中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通过采用新工艺如顶管技术、水平定向钻技术等,可大幅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量、减少造价,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因此,在雨污分流改造施工中,应优先考虑采用新工艺,并加强现场管理、科学规划、加强沟通协调和完善后期维护等工作,以减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潘云峰.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人民黄河, 2021(S02):043.

[2] 贾晓明.老旧小区室外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方案[J].建筑与装饰, 2023(22):22-24.

[3] 刘腾飞.老旧小区雨污水分流改造浅析[J].安防科技, 2020, 000(001):P.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