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中CT对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张保磊
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检查,实验组采用CT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从肿瘤检出率、肿瘤定位准确性、肿瘤性质判断准确性三个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在肿瘤检出率(96%vs 72%)、肿瘤定位准确性(94%vs 68%)、肿瘤性质判断准确性(92%vs 64%)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影像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更准确地检出肿瘤、定位肿瘤位置并判断肿瘤性质,对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CT;肺部肿瘤;诊断价值;影像技术
引言
肺部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早期准确诊断肺部肿瘤,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的X线检查虽然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在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微小病灶、隐匿部位病灶的检出率较低,难以准确判断肿瘤的性质和范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凭借其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等优势,逐渐成为肺部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CT检查与常规X线检查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效果,深入探讨CT对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和胸外科,依据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精心选取了10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临床症状提示肺部肿瘤可能,如咳嗽、咯血、胸痛等;胸部X线检查发现异常阴影。排除标准为: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检查者;既往有肺部手术史影响影像判断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运用专业且随机的分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均匀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为28例,占比56%,女性患者为22例,占比44%。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跨度处于28-76岁之间,经计算得出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3±8.6)岁。反观实验组的5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30例,占比60%,女性患者是20例,占比40%。年龄范围在2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1±9.2)岁。随后,对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均值以及临床症状分布等一般资料方面,运用专业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数据的P值均大于0.05,这充分表明两组患者在这些关键的一般资料维度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具备高度的可比性,能够为后续研究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胸部X线检查,使用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患者取站立位,拍摄正侧位胸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不一致时经讨论达成共识。实验组采用CT检查,使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从肺尖至肺底进行连续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250 mAs,层厚5 mm,层间距5 mm,对可疑病灶进行1.25 mm薄层重建。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同样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进行双盲阅片,通过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对肺部病变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
(三)观察指标
1.肿瘤检出率:统计两组检查方法能够检测出肺部肿瘤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2]。
2.肿瘤定位准确性:以手术病理结果或后续进一步检查(如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判断两组检查方法对肿瘤所在肺叶、肺段定位的准确情况。
3.肿瘤性质判断准确性:根据病理结果,对比两组检查方法对肿瘤良性或恶性判断的准确程度。
(四)研究计数统计
用SPSS 22.0这个专门统计数据的软件来分析数据。要是数据是那种有具体数值,能算平均值的数据,就用平均数再加上或者减去标准差的方式,写成(x±s)这样的形式。要是想看看两组这种数据有没有差别,就用t检验这个办法。要是数据是像人数、个数这种能数清楚的,就用χ²检验来分析。最后看结果的时候,要是P这个数值小于0.05,那就说明这两组数据的差别是有意义的。
二、结果
(一)肿瘤检出率
对照组中,有36例患者通过常规X线检查被检出肺部肿瘤,检出率为72%;实验组中,有48例患者经CT检查发现肺部肿瘤,检出率高达96%。经χ²检验,两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肿瘤定位准确性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照组中肿瘤定位准确的有34例,定位准确率为68%;实验组中定位准确的有47例,定位准确率达到94%。χ²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肿瘤定位准确性方面差异显著(P<0.05)。

(三)肿瘤性质判断准确性
在肿瘤性质判断方面,对照组准确判断肿瘤良性或恶性的有32例,判断准确率为64%;实验组准确判断的有46例,判断准确率为92%。经χ²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CT在肺部肿瘤的诊断中展现出显著优势。CT的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肺部微小病灶,其多平面成像和后处理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缘、密度等特征,有助于发现隐藏在重叠组织结构中的病灶,从而提高肿瘤检出率。在肿瘤定位方面,CT能够准确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支气管等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详细信息,这是常规X线检查难以企及的。此外,CT通过对肿瘤的密度、强化方式等特征的分析,结合临床资料,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3]。
四、结论
综上所述,CT影像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肿瘤检出率、定位准确性和性质判断准确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X线检查。尽管CT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CT的优势,合理应用这一技术,为肺部肿瘤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白锦峰,周劲梅,笪彬彬,赵昕,罗帅,吴起杰,谢道斌,丁荣.CT、PET-CT及MRI对肺部恶性肿瘤热消融术后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25,40(01):119-123.
[2]杨红.肺部肿瘤X线影像、CT扫描、核磁共振、纤支镜检及病理学联合检查对照分析[A]医学护理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智慧医学篇)[C].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2024:3.
[3]王培珍,丁孟丽,田成斌.能谱CT检查对肺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癌症进展,2024,22(16):1822-182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