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
代伟
重庆市江津区先锋初级中学校
摘要:本文深入剖析初中生物学教育,探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与有效策略。通过审视当下教学现状,阐述自主学习对学生成长及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作用,并从激发学习动力、采用多元教学、组织小组协作、培育学习习惯和优化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参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
一、引言
初中生物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着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关键角色。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高效掌握生物知识,还能全方位锻炼其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等关键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然而,当前初中生物教学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面临诸多难题,急需教育工作者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来突破困境。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范式的禁锢
部分教师依旧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整堂课几乎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严重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未能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知识,很少有机会主动思考、深入探究,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积极性。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
受长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部分学生仅把生物学习当成应付考试的手段,缺乏对生物知识本身的兴趣和内在学习动力。学习过程中,他们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严重不足。
(三)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生物学科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验素材、多媒体资料、课外拓展读物等。但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导致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同步提升逻辑思维、创新创造以及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实现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机统一。
(二)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时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主动更新知识、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生物学科学习成效
当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后,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牢固掌握,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内驱力,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生物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引入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和案例,如食品安全、生态环保等,让学生感受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食品安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食品标签、探讨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好奇心。比如在“光合作用”教学中提问“为什么植物在光照下生长更好”,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
3.高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指导学生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范式,引导自主学习
1.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为驱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系列问题,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如在“动物的行为”教学中,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和影响因素。
2.探究式教学法: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比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化。如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中,播放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开展小组协作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科学合理分组: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分组,每组4 - 6人,确保小组成员优势互补。
2.明确成员分工:小组协作时明确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职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有序组织小组讨论:教师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充分讨论交流。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议题,鼓励学生发表观点,相互学习。
(四)培育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1.指导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和生物学科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且计划要具有灵活性。
2.强化预习与复习指导:预习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听课效率;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和复习方法,如预习圈重点、复习用思维导图。
3.注重阅读与思考能力培养:生物知识丰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能从资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激励自主学习
1.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兼顾学业成绩、学习过程、态度、方法和创新能力等,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自评和互评,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
2.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学习全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反馈结果激励学生改进。
3.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以激励为主,对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给予肯定表扬,采用口头表扬、书面评语、发小奖品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五、结论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教师要深刻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同时,持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通过这些举措的协同推进,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