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平衡艺术
林中山
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
引言
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高中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需要减轻学习压力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高考制度的存在又要求学生在数学这一关键学科上取得优异成绩,以便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因此,如何在减负与提质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成为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减负与提质的内涵解析
减负与提质是教育改革中的两个重要目标,它们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减负并非简单地减少学习量或降低教学难度,而是指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和全面发展。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精简无效的教学内容,减少重复性练习,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轻松与愉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质则是在减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它强调通过深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视野、强化思维能力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质也要求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长过程,为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生的自我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1]。
二、减负与提质平衡的艺术
(一)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优化课程结构与精选教学内容是实现减负与提质平衡的关键步骤。教师应避免“题海战术”和机械重复练习,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却未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反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整合,剔除冗余和重复的部分,保留核心和关键的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最重要的内容。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函数等数学概念的性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习题训练,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反思,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某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时,创新性地结合了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的应用题。他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建筑物的高度、桥梁的跨度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这一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优化课程结构与精选教学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通过构建贴近学生生活或专业背景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项目式学习则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进行深入探究,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某校高中数学组成功开展了“数学与生活”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被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与数学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交通流量预测、股票价格分析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深入学习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等技能。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创新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巨大潜力。
(三)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潜力,教师需要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这一体系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通过个性化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
某高中数学教师采用了“成长记录袋”这一创新性的评价方式。他鼓励学生收集自己平时的学习作品、反思日记、同伴评价等材料,形成一个个性化的学习档案。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时,教师会仔细查阅这些材料,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教师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支持。这一实践案例表明,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3]。
总结:高中数学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平衡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评价等措施,可以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未来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加入到这一探索中来,共同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廷湖.减负提质——关于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 , 2019(002):0080-0080.
[2] 黄芳. 紧扣目标要求实现提质增效——浅谈高中数学学科目标性教学方略的运用 [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 2011(006):79-80.
[3] 陈丽丽 . 基于”双减”背景分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 [J].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