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在中职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作者

刘心学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聚焦于中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培养问题,剖析当前教学现状及困境,探索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创新思维培养策略。通过分析教学模式陈旧、师资力量不足、评价体系单一等现实问题,提出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营造创新氛围、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等有效举措,旨在培养符合时代需求且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中职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一、解析当下中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困境

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呈现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现象,教师习惯按照既定教材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启发。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严重,部分中职院校沿用多年未更新课程体系,难以跟上艺术设计行业快速发展步伐,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差距。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也成为制约因素,许多学校因经费有限或重视不够,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滞后,学生实践机会稀缺,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中职艺术设计教师普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部分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兼职教师引入机制不完善,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积极性不高。

教师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僵化,以试卷考核为主评价方式无法全面衡量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忽视学习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考查。艺术创作需要自由开放环境,然而当前教学氛围往往过于强调规范与标准答案,限制学生思维发散与创意表达。学生自身基础参差不齐,中职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加之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对艺术设计专业认识片面,导致创新思维培养难上加难。学校与企业合作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融合机制,校外实习走过场现象普遍,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中职艺术设计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障碍,需要突破现有困境,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

二、构建多元化艺术设计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构建多元化艺术设计实践平台是提升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关键路径。其一应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项目导向学习法,将实际设计项目分解为若干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并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转变为引导者角色,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培养发散思维。采用小组协作形式,让不同特长学生优势互补,在团队讨论中碰撞思想火花。建立阶梯式专业技能训练体系,低年级注重基础技能训练与创意思维启蒙,中年级强化专项设计能力培养,高年级侧重综合设计项目实战。学校应加大投入建设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专业实训室,配备行业主流软硬件设备,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机会。定期举办校内设计竞赛、创意工作坊等活动,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日常现象中发现设计灵感,培养观察力与敏锐感知能力。开辟校内创新创业基地,支持学生将创意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体验创业全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赛事,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提升专业水平并开阔视野。建立导师制指导模式,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培养。改革评价方式,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考核学生创意思路、方案制定、问题解决等环节表现。鼓励跨专业合作,艺术设计学生可与其他专业学生组成团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跨界融合创新能力。引入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拓展学生创作空间与可能性。通过这些多元化实践平台建设,全方位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具备创意思维中职艺术设计人才。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创新思维培养路径

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深化中职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培养有效途径。应建立长效稳定校企合作关系,选择与学校专业设置匹配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创新思维培养目标与路径。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责任与义务,确保合作持续稳定发展。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身份,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完成真实工作任务,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企业专家定期进校开展专题讲座或工作坊,分享行业前沿动态与实际项目经验,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灵感。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与技术更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提供设备支持与技术指导,学校负责场地与管理,共同为学生创造接近真实工作环境实践场所。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在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项目设计,体验完整设计流程。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学生,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指导,企业导师负责实践指导,共同评价学生表现。校企合作开发特色教材与课程资源,将企业实际案例与工作流程融入教学内容。引入企业评价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考核,使评价更贴近市场需求。举办校企联合创新创业大赛,企业提供真实命题,学生提出创意解决方案,优秀作品获得落地机会。建立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学生将创意设计转化为商业产品,体验创意变现全过程。校企共建创客空间,提供必要设备与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校企协同育人措施,形成产教深度融合育人生态,为中职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供广阔平台与有力支撑。

结论: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应立足创新思维培养核心目标,突破传统教学束缚,构建多元实践平台,深化校企协同机制。通过剖析当前教学困境,探索实践教学新路径,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未来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应持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社会输送具备创新思维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此培养策略实施需要学校、教师、企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中职艺术设计教育质量提升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永鑫.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N].山西科技报,2024-10-21(A11).

[2]梁雪,王妍,王婉婷.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12):83.

[3]吴德兴.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8,(3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