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探究

作者

孙冉冉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峨山口小学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分析班级管理现状及表现形式,提出情感互动引领与家校协同合作两大创新策略。通过情感互动引领策略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借助家校协同合作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形成全方位班级管理体系。班主任将情感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并建立紧密家校联系,能够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创新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对构建和谐班集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情感互动

一、小学班级管理现状,问题表现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成长需求。调查发现,部分班主任仍沿用权威式管理方式,班规制定缺乏民主性,过分强调纪律要求而忽视学生心理感受,致使师生关系紧张,班级氛围沉闷。班主任工作职责繁重,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需处理班级事务,精力分散导致管理效果不佳。学生个体差异日益凸显,班级群体结构复杂,各类问题学生增多,如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习惯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等情况普遍存在,给班级常规管理带来困难。

部分班主任专业素养不足,缺乏系统培训,管理方法单一刻板,无法满足班级复杂情境需求。班级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造成学习氛围功利化;家校沟通渠道不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程度低,家校责任界限模糊,相互配合不默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班级管理手段落后,难以吸引新生代学生兴趣。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亟需探索创新管理策略,构建科学高效班级管理模式。

二、情感互动引领策略,班级氛围优化

情感互动引领策略作为现代班级管理重要思路,强调班主任通过情感交流建立师生情感共鸣,形成良好班集体心理环境,进而提升班级运行效率与质量。班主任必须先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认识到情感因素在班级管理中扮演关键作用,摒弃传统权威管理模式,建立尊重理解平等互信师生关系。情感互动机制建立要求班主任具备较高情商与沟通能力,能够敏锐感知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创造温暖接纳班级环境。班主任应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贯彻情感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与主体地位,注重倾听学生内心声音,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与成长困惑。构建民主班级管理结构,建立班委会制度,推行小组长责任制,让学生参与班规制定与执行过程,培养主人翁意识与自主管理能力。实施差异化班级管理,针对性格特点各异学生采取不同情感互动方式,既看到共性又关注个性,既重视团队精神又尊重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

班级文化氛围建设成为情感互动策略实施重要载体,班主任应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班级文化,培育良好班风学风。班级文化建设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创设过程,增强认同感。班主任应当通过班级愿景制定、班级精神凝练、班级故事传承等方式,构建独特班级文化内涵。班级荣誉制度建立同样重要,通过设立多维度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情况,避免单一评价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情绪管理,提升心理韧性与抗挫折能力。建立班级心理支持系统,创设学生情感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分享感受、相互理解支持。通过情感互动引领策略全面实施,班级管理由外在约束转向内在认同,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管理而是主动参与建设,班级氛围日益和谐温馨,师生关系更加亲密融洽,班级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家校协同合作策略,管理效能提升

家校协同合作策略基于教育系统论与整体性教育观,主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衔接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成长受学校、家庭、社会多重因素影响,任何单一教育力量都难以满足学生发展全面需求,因此班主任必须突破传统封闭式管理模式,主动构建开放互动班级管理体系。家校协同战略先表现为沟通机制建设,班主任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家校沟通平台,包括线下家长会、家访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传统形式,以及线上班级通讯群、电子联系簿、家校互动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及时互通与问题快速反馈。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制度,吸纳不同行业专业背景家长代表参与班级发展规划讨论,共同商议班级事务;组织家长教育培训讲座,提升家长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家校教育理念趋于一致;开展深入细致家访工作,了解学生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把握学生个性特点与行为成因,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构建家长学校体系,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子方法,避免家庭教育盲目性与随意性,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家校协同合作策略核心在于整合学校家庭两大教育资源,形成互补优势,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应制定系统家校共育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家庭各自责任与配合事项,避免责任推诿或教育缺位。建立班级家长资源库,充分挖掘家长专业知识与职业经验等资源优势,将社会资源引入课堂,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与成长空间。组建家长志愿者团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活动组织,增强班级管理力量;实施家校联动作业制度,部分家庭作业设计需要家长参与完成,增进亲子交流同时促进家长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等特殊学生,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定期交流评估进展,及时调整辅导策略。还要构建家校评价反馈循环机制,定期征集家长对班级管理意见建议,持续改进完善班级管理方法与措施;推行家校共建班级文化活动,如亲子阅读、家长讲堂、周末实践等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同时增强家长教育参与感。通过家校协同策略全面实施,家长教育参与程度显著提高,班级管理资源明显丰富,学生成长支持系统更加完善,班级管理效能大幅提升,最终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教育格局。

结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探究表明,情感互动引领与家校协同合作两大策略对优化班级管理具有显著效果。情感互动策略通过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开展丰富班级活动,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营造积极班级氛围,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与参与热情。家校协同策略则通过建立多元沟通渠道,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制定共育方案等措施,形成教育合力,提升管理效能。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既注重情感引领又加强家校合作,既关注全体又关注个体,构建科学完善班级管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丽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 文渊(中学版),2019(10):34-35.

[2] 王敏. 探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创新[J]. 数码设计(上),2020,9(7):206.

[3] 薛萍.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策略探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