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探析
潘丽娜
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
摘要: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英语课程的首要目标。新一轮初中英语评价改革对学习者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语言课堂中不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在英语阅读课中渗透与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研究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提出了“英语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想要出口成章,阅读是最基础、最重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对于学英语来说,阅读同样至关重要。这重要性不仅在于词汇量的积累、语法知识结构的初步接触,更在于英语语感的形成、英语思维的锻炼和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中考高的改革,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在未来,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分数,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连卷子都做不完,考试更是会吃大亏!从近几年中高考英语试卷构成及分值比例来看,英语思维性阅读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所以,想要孩子学的好,考的好,一定要重视英语思维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整本书阅读”的提出背景
整本书阅读这个概念来自语文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指出“整本书阅读,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整本书阅读提出的背景是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大阅读内容引领、组织开展重点阅读活动、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等。
“指导学生读整本书”也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一贯主张,然而英语语言的学习也需要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思考的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思想才是阅读的主产品,阅读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
但英语教学中到底为什么要进行“英语整本书阅读”呢?应该怎样利用整本书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呢?短暂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又应该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活动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二、“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在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后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的具体化,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包含英语基础知识、情感态度、观念、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等。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有方向性、理念性、价值性和落实性;其结构是召唤性的,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以上所提及的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这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只有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中才能得到发展。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普遍来看侧重更多的是语言点教学,而很少读整本书,导致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对篇章的整理感知能力较差。其实,英语教育关注“整本书阅读”,既必要又紧迫,因为这理应是英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只是因为过去不重视抛弃了。
很多英语阅读理解练习册的内容由多篇各自相对独立的文章组合而成的,相当于“群文”或“短篇集”;但是更多的书籍是由内在逻辑紧密、总体结构完整、篇幅体量甚巨的文本内容组成,相当于“长篇”。一篇好文章与一本完整意义上的好书相比,或许逻辑结构和思维角度有相似之处,但是,一本完整的书无论从内容广度还是思维深度上都要宏大和深邃。读有碎片意义上的“文章”,读者更轻松或容易把握内容,需要的阅读工具也许是“放大镜”,而读厚重大部头的书籍,往往要从纷繁复杂的结构和内容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脉络,需要的阅读工具也许是“显微镜”。
“英语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手法,还可以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开阔眼界。例如:在读本Robinson Crusoe里我们跟着鲁滨逊一起体验开荒种地,砍树建房,圈养山羊,修造船只,并搭救野人“星期五”等惊险而又刺激的过程,体会到了主人公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应该如何直面困难,培养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越努力地通过书本来接受他人的观点,去同情别人,去强调别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越有同理心。整本书阅读是发展高阶思维和同理共情能力的途径,也是世界公民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备素质。
三、“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现阶段,“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开展途径基本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课外阅读又分为,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化和课外阅读的放任自流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进行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教学课时分配、材料选择适切、教学重点转移、应试教育应变。
笔者所在的初中,通过每周一次的校本选修课程,我们将原版书通过分级阅读体系引入课堂。每周末教师通过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阅读相关篇章内容,完成课前练习。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找到深层问题,培养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变老师提问为学生提问。结合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近年中、高考考试题型,使学生们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受益。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7年级学生要求“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8年级学生要求“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9年级学生要求“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并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然而,受阅读经验与英语学习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参与课外阅读活动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材料。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语言过于复杂或篇幅过长的文章理解难度较高,非但无法使其通过课外阅读提升综合能力,反而容易对其阅读信心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英语阅读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篇幅过短、语言简单的文章难以使其了解文本细节或事物特点,也无法帮助其通过阅读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因而在指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
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我们进行了阅读教学的梯度设计。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从低阶的Learn to Read系列书籍到中阶的Helbling Languages系列书籍再到高阶的Readathon初中生读物。一般我们所选择的篇章,生词不超过10个。要求学生阅读时先不查词典,整体感知,读完一遍后再查词典,并主动积累好的表达。根据不同学情的学生,为他们选择了不同梯度的阅读材料。
在活动的设计上,教师按照课前、课中、课后、课外的时间递进,为学生设计了由易到难的不同活动。课前,任课教师会布置类似完成表格(找出相关时间、人物、事件)的简单任务,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课中,教师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散发性思维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课后和课外,教师一般会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比如:海报绘制、配音活动、情景剧表演等。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能发展高阶思维和同理共情能力。让同理心真正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效果,不要把自己困在自己的象牙塔或者“我们”的这个圈子里,要多和“他们”去接触,去了解、拥抱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四、“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提升语言能力:整本书篇幅长、内容丰富,包含大量地道、连贯且多样化的语言素材。相较于碎片化的阅读材料,整本书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使学生在持续阅读中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结构,在反复阅读中增强语感,提升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例如,在阅读《夏洛的网》时,学生既能学到描绘动物特点的生动词汇,如 “pudgy”“squeal”,也能通过书中角色间自然的对话,掌握日常交际中地道的口语表达,积累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2.增强文化意识:每本经典英文著作都是特定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能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风俗习惯等,拓宽文化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书中对英国18世纪乡绅阶层生活方式、婚姻观念的细致描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3.培养思维品质: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对复杂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进行分析、推理、评价和创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梳理线索,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从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对作品的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解读,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如在阅读《1984》时,学生通过思考书中反乌托邦社会的设定,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发展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4.提升学习能力: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长期且自主的学习活动,学生需要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方法、监控阅读进度并评估阅读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此外,参与小组讨论、撰写读书笔记等阅读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
五、结语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主要能力。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般是在家庭和学校中形成的,然后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改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举措,也是使学生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沉浸式的语言学习活动,对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具有独特价值,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好的课堂应该是从学生出发,让孩子快乐阅读。老师们应该大胆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整本书阅读,要做好规划、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让“英语整本书阅读”成为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沈舒雅. 浅谈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 [A] .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09(11)
[2]时锦龙,钱福良. 中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J]. 知识文库, 2016(5):69.
[3]何开朗,曾红敏. 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9(13):39-44
[4]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