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

杨文

四川省威远县严陵镇粮丰小学校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及困境,探究其中存在问题与症结所在。指出互动模式创新设计能有效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强调科学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对全面提升课堂效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提出建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提问技巧等教学方法,并建议完善形成性评价机制、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教学反馈即时化,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实效性常受限于教师主导过强、学生参与不足、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教育实践探索重点。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分析小学语文课堂现状,聚焦互动模式创新与评价体系构建两大维度,探究提升教学有效性策略,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问题症结深入探寻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仍存诸多问题。其一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现象普遍,许多教师口头上倡导以学生为本,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习惯于填鸭式教学,课堂由教师一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空间。其二教学内容与方式陈旧,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教学环节设计机械刻板,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三课堂互动流于形式,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实则教师提问浅层次学生回答简单化,师生间缺乏深层次思维碰撞。

其四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与情感熏陶,导致学生应试能力提高而实际应用能力不足。同时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流于形式,多媒体沦为电子黑板,未能真正发挥辅助教学作用。另外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学生实践机会有限,难以形成良好语言实践环境。最终评价方式单一,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真实学习状况。

二、课堂互动模式创新设计,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确立

课堂互动应打破传统一言堂局面,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合作学习形式,营造平等对话环境促进思维碰撞;实施引导探究方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探究精神;开展体验式教学,如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魅力。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难度不同学习任务,满足各层次学生需求;设计递进式问题,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表现机会。优化课堂提问技巧,激发思维深度避免浅层提问,多设计开放性、探究性问题引导多角度思考;注重追问艺术,引导思维层层深入;创设思考等待时间,给予充分思考空间。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互动渠道,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借助智能平台实现即时反馈,及时调整策略。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提高互动效率,灵活运用小组合作、齐答、抢答等多种回答方式。

以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为例,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大象视频,提问:如何才能知道大象重量?引发思考兴趣。阅读环节采用多维互动模式: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标注不理解词句;然后分组讨论曹冲想出什么办法称象,鼓励提出猜想;接着开展小小辩论会,各组派代表阐述猜想并说明理由,培养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理解曹冲称象方法时,设计分层次问题:基础层次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提高层次为什么要把大象放船上称,拓展层次这个方法为何巧妙,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用多媒体演示称象过程,增强直观理解;组织思维拓展活动,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智慧。课堂评价采用多元方式:设置小小思考家徽章,奖励提出独特见解学生;合作之星奖励表现突出小组;进步之星鼓励有进步学生。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评价体系科学构建,课堂教学效能全面提升

完善形成性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建立学习档案袋系统记录学生学习轨迹;设计学习反思日记,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元认知能力;构建课堂表现量化标准,从参与度、思维深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综合评判。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等层面;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元视角;评价方法结合考试、观察、作品分析等多种手段。实现教学反馈即时化,通过课堂小测、头脑风暴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即时信息采集与分析;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强调评价激励功能,建立成长性评价理念,关注学生进步幅度;设置阶段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采用多样化激励方式,增强学习信心与动力。

以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实践为例,教师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教学效能。课前设计阅读预习单,包含猜测故事内容、标注生字词、提出疑问等栏目,学生完成后互评教师巡视指导。课中实施五星评价法:课堂参与星—记录发言次数与质量;朗读表现星—评价朗读声音、语气、表情;合作学习星—评价小组讨论贡献度;思维创新星—奖励独特见解;进步成长星—鼓励有进步表现。学生佩戴五角星卡片,根据表现获得星标激发学习热情。理解课文环节中设计情境体验活动:将全班分为小马组老牛组松鼠组,分别表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深化理解;表演后各组互评,从投入程度、理解准确性、表现力等方面评价。课堂讨论小马为何听了两种不同意见环节,采用思维阶梯评价法,根据回答深度划分不同层次:描述现象(一阶)、分析原因(二阶)、联系生活(三阶)、提出见解(四阶),鼓励向高阶思维攀升。课后设计小马过河续写任务,学生续写故事结局,作品通过作品展示墙展示同学间互评。教师建立成长记录册记录学生各方面进步,期末与家长共同回顾成长历程。

结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多角度综合施策。通过分析现状明确当前教学中存在理念与实践脱节、互动流于形式、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应创新课堂互动模式,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提问技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同时科学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形成性评价机制,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教学反馈即时化,强化评价激励功能。这些策略共同作用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传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学术座谈会论文集(三).山东省邹城市看庄镇中心小学;,2024:339-341.

[2]宋春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新城小学;,2023:1017-1020.

[3]郑雯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七).阜宁县实验小学;,2023: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