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

曾雪萍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构建创新型实训教学模式,提出优化实施策略,旨在提升实训教学质量与成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仿真实训等创新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困境,而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师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等策略则为实训教学提供有力保障,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全面提升,为制药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药物制剂;实训教学

一、探析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的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面临多重挑战,主要表现于教学理念滞后、实训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方面。传统的实训教学往往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职业能力培养,无法满足现代制药产业对技术型人才需求。实训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难以支撑高质量实训教学活动开展;实训项目设计脱离实际工作环境,未能紧密结合产业最新发展趋势,造成学生所学内容与职场需求脱节;实训考核评价体系单一,主要侧重于结果评价而非过程评价,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实践能力水平。

学校的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教师,难以指导学生掌握先进制药工艺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更新缓慢,无法模拟真实生产环境;校企合作停留于形式层面,未能深入开展实质性合作,导致产教融合程度较低。学生的参与实训积极性不高,实训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与挑战性;实训教材内容更新滞后,未能及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实训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实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不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无法满足信息时代教学的需求;实训成果转化率低,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训教学结合不紧密。

二、构建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的创新模式

产教融合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产业需求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联动机制,学生能够从模拟环境过渡至真实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模块化教学模式则按照制药工艺流程特点进行内容划分,促成学习精准对接职业需求,实现因材施教;项目驱动模式以完整制药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全流程实践,培养系统思维与工艺创新能力;同时,仿真实训模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数字化实训环境,突破传统实训局限,强化高风险工艺操作训练;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线上资源与线下实操优势,形成互补型学习路径,提升学习效率与灵活性;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则打破传统教学边界,实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成果转化有机融合,全面提升职业素养;此外,创新创业模式鼓励实训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市场意识,形成知识技能应用闭环。

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实训教学形成另一创新路径,强调从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行全过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素养;情境教学模式则构建真实工作场景,学生在模拟药厂环境中完成制剂生产任务,增强职业认同感与实践能力;问题导向学习模式聚焦药物制剂领域典型难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科学精神;团队协作模式通过跨专业学习小组,模拟药品生产团队协作机制,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导师制模式则建立双师型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指导关系实现个性化培养与精准指导,学徒制模式重构师生关系,学生作为学徒参与制药实践,获得传统与现代工艺技术传承。自主学习模式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设计开放性实训项目,培养终身学习能力;递进式实训模式遵循认知规律,从基础操作到综合应用,逐步提升实践难度;跨学科实训模式整合药学、化工、自动化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标准化实训模式则对接行业规范与国际标准,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符合职业要求。此外,研究性实训模式鼓励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创新思维与实验设计能力。网络化实训模式则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实训资源普惠化应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实训教学新格局。

三、优化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的实施策略

实现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创新模式有效落地,需构建系统化实施策略体系,形成政策制度支撑、资源配置保障、过程管理规范三位一体运行机制。课程体系优化应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将职业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架构,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机衔接;评价机制革新则需引入企业评价标准,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案,通过技能测评、项目考核、职业资格认证等多元方式,确保评价全面客观;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校企互聘、定期轮岗、技术研修等途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优化薪酬体系激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应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加大经费投入,引进先进设备,营造仿真工厂环境,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遴选机制,确保实习质量;校企协同创新则应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共建实训中心、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制定标准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信息技术应用则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在线学习社区等途径,拓展实训教学空间与时间维度,提升教学效率与学习体验。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构建全方位风险防控网络;质量监控机制应建立全程监控体系,教师应该定期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活动,实施动态调整与持续优化,创新能力培养则应通过开展学科竞赛、项目研究、创新工作坊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科学思维;实训成果转化则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方案,促进优秀项目商业化应用;管理制度革新应简化审批流程,下放管理权限,建立灵活高效运行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应将实训教学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模式创新既是应对当前教学困境必然选择,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要途径。通过探析现状问题,构建创新模式,实施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实训教学质量与效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块化教学等创新模式为实训教学提供新思路,而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实施策略则为创新模式落地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高职药物制剂实训教学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制药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曹华玲,李宗伟. 高职药物制剂生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山东化工,2017,46(15):161-162.

[2] 孔庆新.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10(9):116-117. DOI:10.3969/j.issn.1672-5727.2010.09.062.

[3] 董双涛,李宝霞,刘林凤,等. 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