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情景的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教学设计探究
李欢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明德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任务情景下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通过构建有效任务情境、培养学生核心阅读能力、建立科学评价反馈机制三个维度展开探究。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且贴近生活实际情境任务可显著提升学习兴趣与阅读主动性;注重阅读方法指导与能力培养能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策略;及时评价反馈与教学调整则能保障阅读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探究结果对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任务情景;小学语文;多元阅读
一、任务设计,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教学离不开精心构建贴近学生生活情境且富有挑战性任务设计,这构成了整个教学活动基础。任务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心理需求,将阅读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建立联系,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文本类型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如针对记叙文可设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情感变化”任务;针对说明文可以设计寻找文章说明顺序,归纳主要说明方法任务;针对议论文则应当设计辨析论点论据,评价论证方式任务。这些具有层次性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使阅读过程更具目标性与主动性。情境创设应注重真实性与生活化,应当通过多媒体材料、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将抽象文本转化为具体可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文本内涵。
多元阅读教学强调阅读材料选择多样性与阅读形式灵活性,任务情境设计也应体现这一特点。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类型文本进行整合设计,如将古诗文与现代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与实用性文本进行主题整合,设计跨文本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例如围绕环保主题,可以同时选取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环保倡议书等不同文体材料,设计环保主题阅读会任务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环保意义。
二、能力培养,方法指导
阅读能力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环节,需要紧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建立层次分明培养框架。低年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识字与流利朗读能力,中年级重点发展理解概括能力,高年级则着力提升分析评价与创新应用能力,构建螺旋上升培养体系。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基础阅读技能训练,包括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把握、段落主旨概括等,为高阶阅读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师还需重视思维能力培养,通过层次分明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判断、比较分析、鉴赏评价等思维活动,提高阅读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也构成阅读教学重要内容,教师应当设计情感体验任务,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情感,形成积极人生态度与正确价值取向。阅读方法指导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不同文体阅读策略、阅读步骤指导、阅读问题解决方案等,促进学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
以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围绕理解故事情节,感悟人物情感这一核心目标开展教学设计。先通过创设寒冷冬夜情境,播放轻柔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接着采用预测-阅读-验证策略指导学生阅读全文,预设“小女孩为何要卖火柴”“小女孩看到哪些幻象”“故事结局如何”等预测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然后针对故事关键情节,如小女孩点燃火柴看到幻象情节,设计情感阅读角活动,请学生朗读表达情感部分,体会小女孩内心渴望与现实残酷对比。同时,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描写小女孩幻象递进顺序,感受小女孩希望与绝望交织情感变化。接着组织人物心理分析会,引导学生从小女孩行为与幻象内容推测其心理变化,培养学生推理能力与人物分析能力。在价值引领环节,设计现实反思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遇到像小女孩这样处境的人,我会怎么做”,促进学生形成关爱他人意识。最终通过创作续写如果小女孩获救后生活故事,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评价反馈,调整优化
科学合理评价反馈机制构成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教学质量保障关键环节,也是推动教学持续完善重要手段。评价设计应体现多元性与发展性特点,既关注学生阅读能力水平,也关注阅读过程参与程度与态度变化;既重视阅读成果质量,也重视阅读习惯养成。评价主体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工具应当综合运用阅读理解测试、阅读笔记检查、阅读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收集丰富评价信息。评价标准既要设定基本要求确保教学质量,又要保留弹性空间鼓励创新思考,避免单一标准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及时有效反馈是评价后续重要环节,教师应针对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具体明确改进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同时评价反馈结果应成为教师调整优化教学重要依据,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表现,反思教学设计合理性,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学资源与手段,形成评价—反馈—调整—再评价良性循环,推动阅读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以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为例,教师应当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教师需要先设计阅读金字塔评价工具,将文本理解分为字词理解、内容理解、结构分析、写作特色、情感态度等不同层次,学生根据自身阅读情况在每个层次进行自评,直观呈现阅读理解全貌。再设计出老舍风格鉴赏卡,引导学生发现文章语言特色,如京味语言、幽默风趣等,培养学生文本鉴赏能力。还应当组织春节文化探究小组,学生分组搜集与文中相关春节习俗资料,扩展阅读内容,小组间相互评价探究成果。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应当通过阅读反思日记形式,让学生记录自己对文章理解与感悟,以及阅读方法应用情况,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针对学生评价结果,教师能够发现部分学生对文章结构把握不清问题,随即调整教学策略,增加文章结构图绘制环节,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同时,发现学生对老舍作品风格认识不足,可以调整教学资源,补充老舍其他作品片段阅读,加深学生对作家风格认识。
结论:本文通过对任务情景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教学设计系统探究可知,一是有效任务情境设计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参与度关键,教师应基于文本特点与学生需求,创设真实生活化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二是阅读能力培养与方法指导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核心,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系统设计能力培养目标与方法指导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阅读技巧。三是科学评价反馈机制是保障阅读教学质量持续提升重要保障,多元评价与及时反馈能促进学生不断反思改进,同时为教师教学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熊顺祥. 新课标背景下情景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今天,2024(18):112-114.
[2] 张坤太. 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策略[J]. 亚太教育,2023(12):189-192.
[3] 周子艳. 多元开放: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打开方式[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0):2788.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20.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