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韩宏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三兴镇中心学校161500

摘要:本文以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为探究对象,聚焦安吉游戏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应用,从教学环境构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游戏化教学通过创设开放性环境、提供低结构材料、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等方式,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多元能力发展,培养幼儿探索精神与创造思维。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获得全面成长,展现出较强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情绪调控能力,彰显游戏化教学对幼儿发展重要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教学;安吉游戏

一、构建游戏化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借助游戏的活动形式,为幼儿创建体验式游戏的教育方式。幼儿在参与游戏时,能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以安吉游戏理念为指导,环境构建应充分体现爱、冒险、喜悦、投入、反思五大核心价值。室内环境布置应打破固定区角模式,采用可变化、易调整布局,提供丰富低结构材料如积木、绳索、布料等,让幼儿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组合创造。墙面装饰避免过多成人审美色彩,转而展示幼儿作品与游戏记录,尊重表达权利,增强归属感与参与感。室外环境应最大限度保留自然元素,设置沙土区、水源区、植物区等,提供树枝、石块、树叶等天然素材,鼓励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季节变化,探索自然奥秘。教学环境布置要充分考虑安全性与冒险性平衡,既保障基本安全,又留有适度挑战空间,让幼儿在攀爬、跳跃、平衡等活动中体验成功喜悦,培养勇气与自信。

在环境中应设置安静区域,供幼儿休息思考,促进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环境应具备可持续性,材料可循环使用,减少浪费,培养环保意识。环境变化应遵循幼儿兴趣与需求,教师通过细致观察,及时调整,确保环境始终处于动态更新状态。值得注意,环境构建不仅局限于物理空间,还包括人文氛围营造,教师需树立平等、尊重态度,营造温暖接纳氛围,让幼儿感受被爱、被理解,敢于表达想法,乐于分享发现。环境中应减少过多规则限制,代之以必要边界设定,在安全前提下最大程度赋予幼儿自主权,激发内在学习动力。通过精心构建游戏化教学环境,幼儿能够在充满挑战又富有支持空间中主动探索,释放天性,培养专注力与创造力,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游戏化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游戏化教学内容设计应突破学科界限,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整合性与开放性。基于安吉游戏模式特点,教学内容首先应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摒弃成人视角预设,关注幼儿真实兴趣与需求。具体而言,可采用主题探究方式,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主题,如四季变化、社区探索、动物世界等,通过观察记录幼儿日常表现,捕捉感兴趣话题,确定探究方向。教学内容应注重低结构材料应用,提供木块、绳索、沙土、水、纸箱等开放性材料,让幼儿自主创造玩法。例如,同一组木材可被幼儿想象为建筑材料、交通工具或艺术创作素材,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学内容应融入自然元素,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生长、昆虫活动、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在亲近自然过程中激发好奇心,培养观察力与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需兼顾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层次材料与任务,让各年龄段、不同能力幼儿均能获得成功体验与适度挑战。教学内容应涵盖多元文化视角,通过童话故事、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载体,拓展幼儿的文化视野,培养包容精神。值得强调,游戏化教学内容并非完全无计划无目标,而是教师基于幼儿发展规律与课程标准,在尊重幼儿主动性基础上进行巧妙引导。教师通过提供富有启发性材料、设置有意义情境、适时投放新元素等方式,促进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内容设计应注重生活实践,鼓励幼儿参与班级日常管理、植物养护、环境整理等活动,在真实情境中获得能力提升。此外还应重视合作学习,设计需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协商能力、规则意识与团队精神。通过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内容,幼儿能在愉悦氛围中获得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艺术审美、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提升,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三、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游戏化教学方法创新应转变传统教师讲-幼儿听模式,确立幼儿主体地位。借鉴安吉游戏成功经验,教学方法首先应体现教师角色转变,从知识传授者转为观察者、支持者与引导者。具体而言,教师需掌握精准观察记录技巧,通过文字笔记、照片视频、作品收集等方式,详细记录幼儿游戏过程、言行表现、情绪变化,从中分析发展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教师应学会适度参与,既不过度干预打断幼儿思路,也不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及时支持,遇到困难时给予提示,面临冲突时引导协商。教师应掌握提问艺术,通过开放性问题如你怎么想到这样做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等,激发幼儿深度思考,拓展认知边界。此外,教学方法应注重师幼互动质量,建立平等对话关系,真诚倾听幼儿想法,尊重独特见解,给予积极回应,增强安全感与表达欲望。同时,应重视幼儿间互动促进,创设小组合作机会,鼓励经验分享,相互学习。

游戏化教学方法应强调反思环节,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分享发现,总结经验,促进认知建构与迁移。教师可通过晨会与分享会形式,组织幼儿讲述计划、展示作品、交流想法,培养表达能力与倾听习惯。教学方法应关注个别化指导,针对不同性格特点幼儿采取差异化策略,帮助胆怯幼儿建立信心,引导冲动幼儿学会自控。同时,应注重家园合作,通过亲子活动、环境创设指导、游戏理念分享等方式,帮助家长理解游戏价值,延伸教育影响。教学评价方法也需创新,摒弃单一结果评价,采用多元方式如成长档案、游戏叙事、作品分析等,全面了解幼儿发展状况。通过科学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

结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表明,基于安吉游戏理念构建开放性教学环境、设计低结构教学内容、运用以幼儿为中心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游戏化教学突破传统模式局限,通过环境、内容、方法三位一体变革,实现教育回归儿童本真。未来幼儿教育应更加尊重幼儿主体性,关注自主游戏价值,创设富有挑战性环境,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现代化人才,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蒙.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C]//第五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7.

[2] 马晔.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上旬,2017(10):134.

[3] 徐婧萱.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8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