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与环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
黄锦兵
新兴县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省云浮市
摘 要 以校园生态为单元教学境脉,创设任务群,通过制定学习目标、构建单元境脉、精简课时安排、细化任务评价等,完成“生物与环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 单元整体 概念 学生 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从更宏观的视野进行教学设计,以真实情境为切入点,以任务群或问题链为驱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课堂参与度,达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常规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知识碎片化的弊端。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每个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部分,都以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形式呈现相应的概念体系,并倡导“以大概念的核心内涵为纲,将相关的重要概念、次位概念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编织成网络化的概念体系”1。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分析,大概念或重要概念对应的就是单元学习目标,次位概念则是课时目标和学生在课堂上具体的学习内容。新课标的概念体系已高度体现单元属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性的知识网络。
笔者以“制作校园或教室生态角”为单元最终任务,以学生课前作业“校园生物调查”为切入口,设置连贯且递进的任务群,对“生物与环境”这一主题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制定学习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完成主题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的应然状态2,初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能初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依据课标要求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实际,本主题的学习目标制定为:(1)通过调查、分析与建构校园生态系统,树立进化与适应观、物质与能量观、结构与功能观、生态观等生命观念;(2)运用图表或模型,说出校园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培养科学思维;(3)利用观察法和实验法,分析影响校园生物分布的非生物环境因素,锻炼探究实践能力;(4)通过设计校园或教室的生物角,积极参与校园、班级建设的决策讨论或实践,形成爱校、爱国、爱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责任意识。
二、构建单元境脉
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核心在于构建单元境脉,围绕真实情境,创设基于情境的问题链和任务群,“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本单元知识网络,达成单元学习目标,同时迁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和素养的培育”3。本单元以“调查—构建—完善”校园生态系统为情境脉络,创设相关递进式的任务群,落实单元最终任务“制作校园或教室生态角”,达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育人目标,具体如图1所示。
三、精简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的课时安排要尽量与常规教学的课时计划一致,甚至是课时更少更精简。很多一线教师抵触单元教学,最大的原因就是单元教学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会让本来就紧凑的教学时间变得更为不足,所以,在计划单元课时安排的时候,应使整个单元教学花费的时间不大于原来常规教学。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生物与环境”一般为5~6个课时,而本单元的设计,除去课外学生实践部分,只需要4个课时即可完成,具体分配如表1。
四、细化任务评价
任务驱动是本单元设计的境脉核心,围绕学习目标和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本单元共设计了七个学生任务。制定详细的任务评价标准,可让学生更明确任务的要求,并为教师评价每个学生达成的水平提供依据,部分评价细则节选见表2。
五、教学反思与建议
本单元整体设计以任务群为核心进行统整,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中完成“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概念的构建,使知识不再碎片化。整个单元情境围绕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态系统开展,能使学生更感真实与亲切,大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最后完成的任务“设计校园或教室的生态角”,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对校园布局进行规划的思考与行动,达成学生参与校园建设事务讨论,解决生活问题的责任担当,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建议梳理如下。
(一)构思单元境脉:单元整体教学之所以称之为“整体”,必须有一个核心对整个单元知识进行统整,最常用到的统整工具是真实情境下的任务或问题。围绕某个任务或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或认知的规律,设计循序渐进的任务群或问题链,达成单元概念体系的构建,完成单元知识的学习。
(二)合理规划课时:经过统整的单元教学耗费的课时不大于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使本来就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促使更多的教师积极开展单元教学,甚至是以单元为备课单位,进行学年计划安排,从更高层面思考教育教学活动。
(三)教学评一体化:根据任务群或问题链设置可观可测、恰当合适的学生评价和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有着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师始终根据学生表现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评三者互相促进,达成教学评一体化,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才是课改落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张一鸣, 朱立祥. 强调综合 突出实践——《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旨分析及教学建议[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 (10): 48-53.
[3] 王娜,朱俊凤,李金耿.基于“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建设”情境的初中“生物与环境”单元复习课设计与实践[J].生物学教学,2024,49(0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