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路径探寻
王云梦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136000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改革,从整体设计、实施策略及实践反思三方面展开探究。通过分析大单元教学体系构建,阐述知识结构完整化、内容组织系统化、资源利用最优化等问题,进而探讨课堂教学实施路径与方法。同时对实践中遇到困惑与成功经验进行梳理,形成可持续发展循环体系,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参考。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指明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引言: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发生重大变革。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传统碎片化学习模式,强调知识体系完整性与连贯性,受到广泛关注。大单元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主题或者问题为中心,将相关联知识点整合成有机整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一、把握大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
教师要明确大单元主题,基于课程标准进行纵向分析,找出各年级间知识脉络,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教师须通晓单元间内在联系,了解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学习进阶路径。其次重视数学思想渗透,将数学核心概念贯穿单元始终,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思维。再者要构建问题情境,创设富有挑战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精心设计问题链,使各子问题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形成递进式学习序列。另外需注重教学资源整合,收集丰富教学素材,开发多样化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广阔探索空间,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虚拟学习环境,开发数字化学习工具,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为例,整体设计可从数概念拓展角度进行系统规划。此单元作为数与代数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与低年级万以内数认识及高年级小数、分数、负数等内容紧密相连,构成数概念逐步拓展体系。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位值体系,探究更大数字表示规律,发现十进制计数特点。随后可通过引入亿以内实际情境,如全国人口数量、地球年龄等激发探究兴趣。设计层层递进学习活动:先从具体情境感知大数必要性,再通过数位表探索大数构成规律,进而学习读写大数及大数估算,最后应用大数解决实际问题。可开发多样化操作材料,如数位卡片、数轴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结合生活素材创设任务群,如我国地理数据调查,让学生查阅各省面积、人口等数据,制作数据墙,在比较分析中感受大数应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史,了解不同文明计数方法,培养数学文化素养。
二、优化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教师应创新课堂组织形式,摒弃传统单一讲授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可尝试项目学习法,围绕中心问题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其次要重视学习方式转变,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表达,经历完整探究过程。另外需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基础性、发展性、拓展性三层次学习任务,让不同基础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还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采用学习档案袋、作品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实施为例,可采用螺旋上升教学策略优化实施效果。此单元作为乘法运算拓展关键环节,既承接两位数乘法基础,又为多位数乘法奠定基础。实施中可首先通过情境创设引入问题,如校园植树计划,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多排树木总数,自然引出乘法运用必要性。随后采用问题链教学模式,从简单到复杂设计系列问题:先复习两位数乘法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规律;再借助算理图解析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本质,理解乘法分配律应用;然后探究不同计算方法对比优劣,培养算法意识。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三层次任务:基础层练习标准竖式书写与计算,提高层尝试多种解法并比较,拓展层探究乘数末尾有零情况简便算法。教学过程中融入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互相质疑、互相启发。利用数字化工具如计算过程可视化软件,展示计算每一步骤变化,突破进位难点。评价环节采用闯关卡形式,学生通过自评确认掌握程度,教师据此调整后续教学节奏。
三、深化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反思
教师应建立教学反思习惯,及时记录课堂教学亮点与不足。可采用课堂录像分析法,从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教学策略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发现问题根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监测,通过作业分析、随堂测验以及课堂观察等方式,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与思维发展状况。对典型错误进行归类分析,找出认知障碍,有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加强教师专业交流,组织同课异构、主题研讨等活动,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成立教研共同体,定期分享大单元教学案例,共同研究教学难点,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注重实践经验提炼将成功做法上升为理论观点,形成可推广复制经验。如总结出大单元教学主题选择原则、单元整合技巧、教学活动设计思路等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基于教学实践需求,自主设计开发符合大单元教学理念教材补充资料,打造特色校本课程。还可邀请学生参与资源建设,收集整理生活中数学现象,增强教学材料真实性与趣味性。此外,要重视教学研究成果转化,将反思心得撰写成教学论文,参加教学比赛,扩大影响力。同时应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理论最新发展,不断吸收先进理念,丰富教学内涵。建立教学档案袋,系统收集教学设计、学生作品、课堂实录等材料为长期研究提供依据形成教学智慧积累与传承机制。
结论: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作为课程改革重要探索方向,通过整体设计、策略优化与实践反思三方面协同推进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整体设计环节,教师应着眼宏观,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在实施策略方面应注重多元教学方法运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实践反思层面应建立常态化反思机制,促进教学持续改进。大单元教学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一线教师勇于实践、善于思考,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 黄传函.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路径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8):136-138.
[2] 程丹. 基于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大概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3.
[3] 王灵勇. 小学数学大单元下培养学生系统思维的路径探寻[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4(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