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工院校基础课外聘教师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

卢彬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技工院校基础课外聘教师建设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外聘教师队伍建设核心要素,探讨管理关键机制,提出融入有效途径。通过明确选聘标准、健全考核制度、构建沟通平台等措施,促进外聘教师队伍稳定发展。科学规划外聘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对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技工院校外聘教师管理体系构建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

一、把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

把握队伍建设核心要素,首先需明确选聘标准制定科学合理招聘流程。外聘教师选拔应重点关注专业背景与学历水平,确保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优先考虑具有行业企业工作背景人才,注重实践技能与教学能力结合。选聘过程应严格把关,通过资格审查、试讲评估、面试考核等环节全面考察应聘者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建立专家评审机制,邀请学科带头人参与评价,保证选聘公平公正透明。

队伍结构优化是建设关键环节。应合理规划外聘教师数量与专业分布,根据课程设置、学科特点确定聘任规模,避免过度依赖外聘教师或分布不均现象。注重年龄结构平衡,既吸纳经验丰富资深教师又引进青年才俊,形成互补合作态势。学科背景多元化也应纳入考量范畴,鼓励跨学科人才引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教学视野。

职前培训体系构建是保障教学质量基础工程。应针对外聘教师特点,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培训形式可采用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外聘教师迅速适应教学环境。建立导师帮扶制度,安排经验丰富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促进教学经验传承。同时,开发培训资源库,提供教学视频、案例集等学习材料,方便外聘教师自主学习提升。

二、强化外聘教师管理的关键机制

技工院校外聘教师管理需建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应全面涵盖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教学质量评价应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指导、作业批改等环节,既关注知识传授过程又重视学生能力培养。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综合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结果,确保评价全面客观。考核频次应保持合理,定期组织期中期末考核,适时开展随堂听课,形成常态化监督机制。建立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及时向外聘教师反馈评价结果,指出问题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薪酬激励机制完善是管理有效手段,应构建科学合理薪酬体系,参考行业标准与本校实际,确定基本课酬标准。建立绩效奖励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挂钩,对教学质量高、学生评价好教师给予额外奖励。实施梯度薪酬策略,根据任教课程难度、课时数量、教学效果等因素确定不同薪酬等级。同时,提供多样化激励措施,如优秀外聘教师评选、教学成果奖励等增强荣誉感与成就感。

成立专门监督小组,由教学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组成,负责教学过程监督。实施教学检查制度,通过随机听课、作业抽查、教案审阅等方式,全方位监控教学情况。建立教学预警机制,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严重者调整教学任务。开展定期教学研讨,组织外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难题。推行示范课制度,安排优秀教师展示教学风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制定外聘教师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内容,确保管理有章可循。建立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收集保存教案、试卷、成绩单等教学文档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完善教学事故处理机制,对迟到早退、擅自调课等行为进行警告处理,情节严重者解除聘用关系。推行教学承诺制度要求外聘教师签署教学承诺书,明确教学责任与职业道德要求。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教师临时请假、教学事故等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通过制度建设,形成规范化管理格局,促进外聘教师遵守规章制度,履行教学职责。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升外聘教师融入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树立尊重包容理念,消除对外聘教师偏见,认可其重要价值与贡献。组织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如教师节庆祝、团建拓展、文体比赛等,邀请外聘教师积极参与,增进彼此了解与情感交流。举办迎新欢送会,为新聘教师提供展示机会,帮助其快速融入团队。开展优秀外聘教师事迹宣传,树立典型榜样,增强外聘教师认同感与自豪感。此外,应关心外聘教师工作生活情况,了解其需求困难,提供必要帮助支持营造温暖和谐氛围。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组织外聘教师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设立专职联络员,负责外聘教师日常联系与服务工作,及时传达学校政策信息。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如建立教师微信群、网络教研室等,方便信息分享与经验交流。推行师徒结对活动,安排校内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结对帮扶,促进专业成长与感情融合。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将外聘教师纳入课程组、教研组,共同参与教学研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工作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学校应为外聘教师提供丰富培训机会,如组织教学技能培训、专业知识更新讲座、信息技术应用研修等活动,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支持外聘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如说课比赛、微课大赛、教学设计竞赛等,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参与教研科研项目,融入校内研究团队合作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提供学术交流机会,资助参加学术会议与行业研讨,拓宽学术视野。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外聘教师专业发展轨迹,定期评估进步情况指导未来发展方向。

学校应明确外聘教师各项权利,包括参与教学管理、使用教学资源、获取专业支持等方面,确保权益不受限制。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如安排办公场所、开放图书资料、提供教学设备等,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建立申诉反馈渠道,设立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受理外聘教师投诉意见,及时解决问题纠纷。开展满意度调查,定期了解外聘教师工作感受与问题困惑,有针对性改进管理服务。探索长期服务激励措施,对连续聘用多年教师提供额外福利,增强归属感与忠诚度。通过完善权益保障机制,使外聘教师感受到尊重与关怀,增强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

结论:技工院校基础课外聘教师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规划设计。通过把握队伍建设核心要素,明确选聘标准,优化队伍结构;强化管理关键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健全激励约束;提升融入有效途径,营造文化氛围,搭建沟通平台才能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稳定发展外聘教师队伍。这不仅能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满足专业建设需要,更能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汪江. 浙江省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研究[D]. 浙江:宁波大学,2015. DOI:10.7666/d.D778943.

[2] 王亚东. 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南阳市Y技工学校为例[D]. 河南:郑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