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探究
曹啟媛
安徽省滁州市实验幼儿园 239000
摘要:本文围绕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幼儿劳动观念培养展开探究,通过分析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家园合作在激发幼儿劳动兴趣与培养劳动意识方面作用,同时探究活动设计如何注重体验以提升幼儿劳动能力。有效劳动教育需整合家庭与园所资源,创设真实情境,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幼儿积极劳动态度与基本劳动技能,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对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与幼儿劳动观念培养提供参考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劳动观念
引言: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全面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幼儿时期是形成初步劳动观念与习惯关键阶段,科学合理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劳动兴趣,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本文旨在探究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提出家园合作与体验式活动设计策略,为促进幼儿劳动观念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问题表现
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多方面问题,制约着幼儿劳动观念形成与发展。社会环境影响使劳动教育边缘化,部分家长与教师过分关注知识学习而忽视劳动能力培养,认为幼儿年龄小无需参与劳动或过早参与劳动会影响学习,这种错误认知导致幼儿缺乏基本劳动体验机会。幼儿园劳动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化,往往局限于简单清洁整理任务,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难以激发幼儿持久兴趣。教育方法过于机械化,教师习惯以命令指示方式引导幼儿完成劳动任务,忽视幼儿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使劳动活动沦为被动执行过程。其四,评价机制不够科学,过分关注劳动结果而轻视过程体验,未能关注幼儿劳动态度与情感变化。
家园配合不足也是突出问题,幼儿园劳动教育常常停留在园所内部,家长参与度不高,导致幼儿劳动观念培养缺乏连续性与一致性。许多幼儿园虽然重视劳动教育但实施效果不佳,幼儿普遍表现出劳动意愿不强、主动性不足、坚持性较差等问题。部分幼儿园劳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适合幼儿操作工具与材料,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限制了幼儿参与真实劳动机会。还有部分教师劳动教育专业素养不足,缺乏科学指导能力,无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适宜劳动活动。
二、家园合作激发兴趣,劳动意识培养
家园合作作为幼儿劳动教育重要支持系统,通过整合园所与家庭教育资源,能有效激发幼儿劳动兴趣,培养积极劳动意识。幼儿园应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宣传劳动教育重要性,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建立劳动教育联系册,记录幼儿园劳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引导家长在家中创设相应情境,延伸园内劳动体验。同时开展家庭劳动小达人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参与力所能及家务劳动,如整理玩具、叠被子、擦桌子等,并通过照片或视频形式记录分享劳动过程,增强成就感。
策划劳动技能展示日,邀请不同职业家长走进幼儿园,展示职业技能,让幼儿近距离感受劳动魅力,萌发对劳动尊重与向往情感。家长志愿者参与园内劳动教育活动,能有效提升幼儿参与热情,如共同打理班级植物角,家长示范浇水松土等园艺技能,幼儿在模仿中习得劳动技巧。季节性劳动主题活动如春季种植秋季收获等,邀请家长共同策划实施,让幼儿体验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感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还能组织劳动故事分享会,请家长讲述自身或家族劳动故事,传递劳动精神与价值观。家园协作开展废物利用创意工坊,引导幼儿将生活废弃物转化为玩具或装饰品,培养节约意识与创新思维。通过建立微信群或班级公众号,及时分享劳动教育资讯与幼儿表现,形成良好互动氛围。构建劳动成长档案袋,记录幼儿劳动技能进步与态度变化,让家长了解子女成长轨迹,适时给予鼓励引导。这些家园合作策略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避免包办代替或过度干预,保护幼儿劳动积极性,形成健康劳动心态。
三、活动设计注重体验,劳动能力提升
活动设计是幼儿园劳动教育核心环节,通过注重体验性活动设计,能有效提升幼儿劳动能力。构建生活化劳动情境,将劳动融入日常生活,如设立自助餐台,让幼儿学习取餐、用餐后餐具整理;创设整理小能手环节,引导幼儿整理个人物品与公共区域。实施主题化劳动项目,根据季节变化与节日特点设计相应活动,如春季开展种植活动,建立小小菜园,让幼儿参与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全过程;冬季组织制作手工贺卡,锻炼精细动作能力。创设游戏化劳动方式,将劳动要素融入游戏中,如小小服务员角色扮演,幼儿学习摆放餐具、服务客人;超市购物情境游戏,练习商品分类整理与收银找零技能。同时强调合作性劳动体验,设计需多人协作完成任务,如环保小卫士分组清理园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美化教室小组合作制作环境装饰品,感受集体劳动成果。
注重趣味性劳动挑战,如举办劳动技能竞赛,设置擦窗户、叠衣服等比赛项目,在竞争中提升技能;组织美食制作活动,让幼儿参与洗菜、搅拌等简单食物制作过程,体验烹饪乐趣。还应关注探究性劳动设计,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如发现植物叶子发黄,探究原因并采取措施;发现玩具损坏,思考维修方法。教师在活动实施中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设计难度适宜任务,并提供必要指导与支持。活动过程中应重视幼儿安全,选择适合幼儿操作工具与材料,确保环境安全。评价方面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幼儿劳动过程与情感体验,而非仅看结果。通过这些体验式活动设计,幼儿不仅能习得基本劳动技能,更能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与责任感,形成积极劳动态度与正确劳动价值观。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幼儿劳动观念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家园合作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劳动兴趣,形成初步劳动意识;注重体验式活动设计能够提升幼儿基本劳动能力,培养积极劳动态度。成功劳动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设真实劳动情境,保障充分操作机会,重视过程体验,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未来幼儿园劳动教育应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构建系统化、生活化、趣味化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成为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部分,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欣悦.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探究[J]. 2024.
[2]牛慧颖,张悦.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3):117-119.
[3]王韵.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J].早期教育,2021,(5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