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概念统领的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闫庆香 王明明

抚松县教师进修学校 抚松县第十中学 邮编:134504

摘要:本文聚焦大概念统领下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探究如何构建核心内容体系、设计高效学习过程与开发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对跨学科知识联结点分析,确立适合初中生认知特点教学内容框架;基于项目驱动原则,提出多元学习环节与评价方式;同时研究数字化资源与实验操作资源开发路径。研究表明,大概念统领能有效促进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系统思维能力为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新视角与实践参考,推动化学学科育人功能全面发挥。

关键词:大概念统领 跨学科教学 项目式学习

引言: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学科壁垒逐渐被打破,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成为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大概念作为学科知识结构化组织方式,为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提供了重要桥梁。初中阶段化学学习启蒙期,学生思维特点适合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科学素养。本文旨在探讨大概念统领下,如何设计适合初中生认知发展规律且具有跨学科特色项目式化学教学模式,构建相应内容体系,设计科学学习过程,开发配套教学资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一、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内容构建

大概念统领下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内容构建应从学科本质出发,分析化学学科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间联系,寻找知识交叉融合点。确立适合初中阶段化学学习核心大概念,如物质变化与守恒、结构决定性质、能量转化与利用等,这些大概念既体现化学学科本质又能与其他学科形成自然连接。围绕大概念设计跨学科知识体系,比如以物质变化与守恒为核心可将化学反应原理与物理能量守恒、生物新陈代谢、地理物质循环等内容整合,形成知识网络。选择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且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情境,设计项目任务。如校园水质调查与保护项目将化学水质检测、生物指示生物观察、地理水文特征分析、数学数据处理等内容有机融合。内容构建过程中注重学科思维方法交融,化学实验探究、物理定量分析、生物分类观察、地理空间分析等思维方法互为补充。项目内容设计应注重分层递进,构建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需求。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可围绕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这一大概念构建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内容。该单元核心知识点包括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反应规律等,通过大概念统领可拓展形成跨学科知识网络。项目可设计为金属材料选择与应用综合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对比不同金属性质,结合物理学关于导电性、热膨胀等知识,分析金属晶体结构与性质关联;融入历史学视角探究青铜器、铁器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结合地理学知识,调查本地区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引入生物学角度,研究金属元素在生命活动中作用与过量危害;关联技术学科,探究合金材料设计原理与现代工业应用。在知识体系构建中可将金属活动性顺序与元素周期表规律结合,引导学生从微观电子结构角度理解宏观化学性质差异,形成系统认知;将金属防护技术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培养学生绿色发展意识;通过金属材料创新应用案例分析,拓展至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材料等前沿领域,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热情与创新思维。

二、围绕大概念的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开端设计问题情境引入阶段,通过真实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项目任务目标。如围绕结构决定性质大概念可设计家庭清洁剂科学选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清洁剂成分差异与清洁原理。知识获取阶段应打破学科界限,采用多元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化学知识结合物理学原理解释现象,应用生物学视角分析环境影响,利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形成综合认知。实践应用阶段需创设动手操作机会,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适时指导,促进知识内化。比如能量转化与利用项目中学生可设计简易热量计,测量不同食物能量计算能量转化效率,分析人体代谢过程提出合理膳食建议。成果展示评价阶段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采用作品展示、实验报告、口头汇报等多种形式,评价标准涵盖知识理解、实验技能、合作态度、创新思维等方面。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信息技术辅助手段运用,通过虚拟仿真、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突破传统课堂限制。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常见的酸和碱为例,可围绕物质性质与应用这一大概念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过程。第一阶段问题驱动环节,教师可引入家庭酸碱清洁用品科学使用真实情境,展示各种常见清洁剂失效或使用不当造成问题案例,如厨房油污难除、卫生间水垢清理困难等,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出如何科学选择与使用家庭清洁剂核心问题。第二阶段知识建构环节,学生分组进行酸碱物质性质探究实验,测定不同清洁剂pH值,观察其对各类污渍清洁效果,结合物理知识解释表面活性剂原理,学习生物学视角下环境友好清洁剂重要性,通过数学统计分析不同pH清洁剂适用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酸碱物质基本性质,建立结构-性质-应用知识框架。第三阶段实践应用环节,学生开展设计家庭清洁方案项目任务,针对不同污渍特点,根据酸碱的中和原理自制简易清洁剂,设计家庭清洁指南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效果,整合化学知识与家政学、环境学、材料学等学科内容,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依托大概念的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资源开发

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应围绕大概念构建资源体系,包括微课视频、虚拟仿真实验、知识图谱等。比如围绕物质变化与守恒大概念,开发化学反应数字模拟系统,学生可通过调整反应条件观察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物理能量变化、生物代谢过程等内容,形成跨学科认知。实验探究资源设计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开发集成多学科内容实验包。如水环境检测实验包整合化学水质分析、物理浊度测定、生物微生物培养、地理采样技术等,提供综合实验操作平台。项目学习指导资料编制应关注学习全过程支持,包括项目任务单、团队合作指南、资料检索指导、成果展示模板等为学生提供结构化学习框架。

评价工具开发应关注多元能力评估,设计包含知识理解、实验技能、跨学科思维、团队协作等维度评价量表,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教师指导手册编写应提供项目实施流程建议、教学重难点分析、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支持教师高效开展教学活动。社会资源整合应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网络,拓展学习空间,增强项目真实性。通过系统开发教学资源,构建支持跨学科项目学习生态系统为教学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与推广应用。

结论:大概念统领下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研究表明,通过系统构建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过程,全面开发教学资源,能有效促进学科融合与知识整合。本文发现大概念能够作为学科间桥梁,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结构;项目式学习方式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跨学科资源开发能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评价机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以及课程标准协同等方面内容,推动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常态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思圳. 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探索[J]. 新课程研究,2023(20):35-37.

[2] 王赛.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4(33):22-24.

[3] 叶燕珠,沈雪青,吴新建,等. STEM视域下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J]. 化学教学,2024(4):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