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新教材习题的使用

作者

何耀林

宜州区北牙瑶族乡白龙瑶族小学546318

[注:本文为广西河池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项课题“新课标视域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实践与综合”领域作业设计的探究 ”(课题编号:

2025C298—YZ08)研究成果。]

摘要:新课标在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时代性上进行了增强,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培养要求,小学数学在新教材的知识内容上进行了整合,并且对传统的教材习题进行了改进。当下如何能够适应新教材习题的改革,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是需要重点讨论的课题。因此文章中要论述的重点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习题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新课标的具体教学要求来阐述小学数学新教材习题的应用方式,重视学生思维逻辑、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新教材习题所改变的重点在于更加重视学生在习题训练过程当中的能力提升,不单单只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某类题型的解法,而是要求学生能够从解答该题型的思维逻辑的过程当中得到能力提升,能够发现数学学习的规律,整合数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学习模型。

一、基础性习题当堂训练,巩固学习基础

新课标的要求当中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及能够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数学新教材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哥哥数学知识点,彼此之间的联系对于知识点内容及习题进行了整合,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就整合了乘除法单元,在习题内容上就凸显出了算法与算理的一致,引导学生发现了乘除法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并且避免了学生大量的重复性的习题训练。

然而,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差,且对于新事物虽然容易有高度的热情,但是缺乏一定的耐心。因此要想能够让他们对于新事物产生足够深刻的印象,就必须要在第一印象上就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会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习题,如基础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完成,借此巩固当天的教学内容。但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课后基础性习题的训练,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且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实现教师所设想的通过基础性训练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加深学习印象的教学效果。

因此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新教材习题当中涉及到基础性训练的习题,应该要改为当堂训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基础的公式和定理之后,通过当堂训练基础性的习题来加深理解,从而摸清数学知识的规律。当堂训练当中能够充分运用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学生对于新知识产生兴趣的第一时间内,就帮助学生迅速的解析知识内容,并且进行初次应用,在给学生留下足够深刻的学习印象,同时还避免了学生在课后进行重复性机械训练,帮助学生减轻了学习压力以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数学模型构建,重视过程训练

新课标视域下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格外重视,在习题解答的过程当中,不单单要求学生能够得出最终的结果,更要在学生解答习题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进行逻辑训练。而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习题设计上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解题过程设计,不单单要求学生简单的打出结果,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呈现解题思考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摸清数学学习的逻辑,完成对于该题型的数学模型构建。例如旧版习题在“位置描述”这部分内容的习题设计上,是要求学生直接通过填写方位来完成。而新版习题则是设计“校园寻宝”的情境任务,让学生用数对来描述物品位置。

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新版习题为窗口来设计相应的习题,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注重过程训练。如同样以“位置描述”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拟一张校园藏宝图,可以通过理解藏头诗句或者是暗喻等线索来提示藏宝位置,让其他学生能够通过藏头诗句和隐喻的破解找到其中所描述的数对位置,从而找寻到学生藏宝的地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设计习题,在解答习题和自主设计任务的过程当中摸清输血知识的规律,并借此来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

除此之外,在一些要求学生分析数据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如统计与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师都应该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可以要求学生自选题目,然后设计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来进行数据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养,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三、铺设生活情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标视域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教材当中也设计了相应的探究性习题。但是探究性问题应该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时代的发展性来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产生足够的代入感。因此教师在铺设生活情境的同时,应该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相应的情境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新教材当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师就可以将其改变成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见到的停车场车位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测算停车场的整体面积,然后假设停放一辆电动车需要1/2的汽车的停车面积,让学生测算如何在确保能够停放最多汽车的情况之下,留存出一定的电动车停车的位置。这样的生活情境问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的设想去进行训练,能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设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并鼓励支持学生利用团队合作来共同完成探究。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新教材习题能够对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产生启发,引导教师如何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并且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习题的训练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分层设计不同的习题难度,并且要善于利用情境创设、探究性实验等途径来,让学生能够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让学生习惯团队合作、讨论学习等学习模式,启发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形成性过程评价,明确自身进步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姚明福.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8):150-152.

[2]王晓明.习练有度,学方有效一一例谈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改进[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3,(09):1-3.

[3]郑侨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开展路径探索[J].读写算,2025,(1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