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赵芳语
济宁技师学院 272000
摘要: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推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是电商相关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职业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意义,然后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更好的推进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
一、职业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意义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性人才,这就要求其教学方式要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行产教融合,可以有效地将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相整合,实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论的效果,切实提高和增强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效果。由此可见,想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要坚持产教融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职业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教育质量和效果,减少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校即为产品输入,在学生自己努力、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培养下,学生毕业走出学校也即将产品输出的时候,如何成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合格或者有创新的产品,如何让学生毕业即成被抢空的商标,这其中需要专业教学团队联合企业共同雕琢。这个过程需要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只有通过企业的密切反馈我们才能及时调整,所以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意义重大。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一)立足职业技能素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以课程教学为主体,有机融入技能考核标准。要想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就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将技能考核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之中。教师需要研究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等。学校要制定教师激励制度,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同时建立课程与技能同步考核制度,技能实操评价结果可作为课程考试和考核成绩同时使用。二是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随着现代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商企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参与实际电商运营,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因此教师要加强企业与学校在岗位操作与工作过程上的深度对接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进入企业,通过参加企业的岗前培训和网上销售、网络客服的真实岗位实战,提升实操能力。三是教师要加强与电商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帮助电商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承担相关企业的产学研项目,一方面为电商企业经营诊断把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要探索建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导师制,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导师产学研课题研究方向,学生在投入产学研课题科研时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让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当中,从而得到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二)加强校企联动,提升教学效能
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应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学校要充分意识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专业和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基于校企合作优势,充分利用双十一、618等时间段,通过精准对接,积极探索课程实施新模式,同时创新电商人才培养方式,为电商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比如可以策划企业电商部门进驻学校,电商技术骨干参与到学校日常课程教学中。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电商高段学生分成拍摄美工组,视频组、运营组等5-7个小组,分别在公司各部门轮岗实训。企业各组负责人为每组学生提供实战指导,如为学生拍摄的商品主图、主图视频以及电商软文、抖音视频等制作过程及运营进行专业的点评及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带领下边学习边工作。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提升他们职业素养。
另一方面要加强开发网店推广实训课程,将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引企入校将教学场景与职业场景相对接,开展实训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领会和掌握。围绕电商专业核心岗位,学校可以开发网店运营管理、网店推广、直播营销等系列实训课程,在网店客服、直播助农、电商助农等领域,在引企入校实训中形成若干个真实的教学项目,植入课程内容,将教学场景与职业场景相对接,针对工作领域要求和典型任务进行详细培训和实操训练,并开展成果汇报和评价,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领会和掌握。同时学校可以以校企合作为契机,邀请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编制,不仅使教材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紧密结合,也将行业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融入到教材之中,从而开发建设了高质量的数字化校本课程。
(三)科学建立考评机制,以考评促提升
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可以帮助学校、企业反思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优点,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要探索建立毕业生质量考评机制,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学校可以从从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自主创新率、岗位薪资待遇、职业竞争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定量化指标入手,探索建立多维度的毕业生质量考评机制,同时采取专业主任与辅导员共同跟进毕业生就业情况并实时反馈相关结果,保证毕业生质量考评的客观准确性。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电商行业特点,及时改进更新学生考评方式,确保考核效果。要实现考核主体的多元化,不仅要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还要引入企业导师、班组成员、学生个体等,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学生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分析,记录他们的学习成长历程。要注重理论文化知识同工作实践能力的结合,用考评的方式督促学生成长为既有深厚的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很强实际操作能力的电子商务类专业性技能人才。
三、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在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为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华才健.产教融合视角下的电子商务教学策略[J].职业教育,2021(1):53-56.
[2]王敏晰,王新庄,李志刚.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21(9):82,92.
[3]张文才.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堂教学策略优化与创新[J].电子商务,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