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构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档案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作者

孙丽娜

吉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交通网络中关键的支撑点,其档案管理的高效与规范直接关系到服务区乃至整个高速路网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服务区的档案管理却未能同步跟进,面临着诸如信息孤岛、管理效率低下等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构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档案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档案管理;全生命周期

1高速公路服务区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信息的存储与管理往往局限于特定的部门或系统内,缺乏横向与纵向的互联互通。这种信息孤立不仅导致资源的分散与浪费,还使得跨部门的协作与信息共享变得困难。例如,设计文件与施工文件之间、施工文件与运营文件之间的联系断裂,使得档案信息的价值大打折扣,无法在服务区的全生命周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管理效率低下。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加之信息化水平不高,使得档案的检索、归档与利用效率低下。在面对大量历史档案时,查找特定信息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了决策的效率与质量。同时,纸质档案的保存与维护成本较高,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

再者,档案信息化程度不足。虽然信息化手段在部分档案管理中得到了应用,但整体上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这意味着档案信息的处理与利用仍然依赖于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例如,在档案更新与维护的过程中,人工操作可能导致信息的滞后或遗漏,影响档案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需求迫切。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然而,当前服务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持续的专业培训与更新,导致其对新理念、新技术的掌握不足,影响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落实不足。尽管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已被提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其理念的落实仍然不够充分。档案管理往往侧重于某一阶段,如建设或运维阶段,而忽视了其他阶段的档案信息整合与利用,导致全生命周期档案管理的整体效能无法充分发挥。

2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构建

2.1模式设计原则与框架

2.1.1设计原则

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设计原则,旨在确保档案管理的高效、规范与持续优化。以下原则为模式构建的核心:

系统性原则:档案管理应覆盖高速公路服务区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退役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信息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实现档案资源的系统化整合。

信息化原则: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促进信息的快速检索与共享。

标准化原则: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确保档案的信息格式、命名规则、存储方式等标准化,便于信息的统一管理与跨系统兼容。

安全原则: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与保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信息的泄露与损坏,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用户导向原则:档案管理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便捷的档案检索与利用服务,促进档案信息的社会价值与服务功能的发挥。

2.1.2模式框架

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框架,涵盖了档案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具体如下:

档案信息化平台构建:建立集档案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利用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利用BIM等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提升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制定详细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流程与标准,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高效性。

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档案的生成、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到处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确保信息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档案人员培训机制:建立健全的档案人员培训机制,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信息化应用能力,确保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与持续优化。

档案利用与价值开发:通过档案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促进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开发,提升档案管理的社会影响力与经济效益。

2.2关键环节与实施策略

2.2.1 档案信息化平台构建与优化

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关键首在于档案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与优化。这一平台不仅应涵盖档案的生成、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处置等各个环节,还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BIM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具体而言,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

信息集成:集成各类档案信息,包括设计文件、施工文件、运营记录等,实现信息的跨部门、跨阶段共享。

自动化管理:通过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档案处理效率,减少错误。

信息安全:强化信息加密与访问控制,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与保密。

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为决策提供依据。

用户界面优化: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便捷的档案检索与利用服务。

2.2.2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完善与创新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核心。制度应包括明确的职责分配、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严格的规范与标准。具体措施包括:

职责界定:明确各部门与岗位在档案管理中的职责,确保信息的准确录入与及时更新。

流程优化:对档案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减少冗余环节,提高效率。

标准制定: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格式与命名规则,便于检索与共享。

安全保障:建立严格的信息安全制度,防止信息泄露与损坏,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持续改进: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机制,确保制度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2.2.3档案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

有效的档案人员培训机制是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培训应涵盖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与新技术应用,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档案管理需求。具体策略包括:

专业培训:定期举办档案管理专业培训,提升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技能提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如BIM技术操作、数据处理技能等。

持续教育:鼓励档案人员参与持续教育,学习档案管理领域的最新理论与实践。

经验交流:组织经验交流会,分享最佳实践与案例,促进团队学习与成长。

2.2.4档案利用与价值开发

档案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历史,更在于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应重视档案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具体策略包括:

数据整合:整合多源档案信息,构建档案大数据资源库。

知识转化:将档案信息转化为知识资产,支持决策制定与业务优化。

服务创新:基于档案信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区的运营效率与客户满意度。

价值评估:定期评估档案利用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确保资源投入的有效性。

结语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档案管理中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通过对当前档案管理现状的全面分析,揭示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特别是信息孤岛与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我们明确了档案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该模式以档案的全生命流程为管理对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洪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突破.现代经济管理,2024

[2] 徐达勇.新时期提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探析.现代经济管理,2024

[3] 魏马.关于如何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以东阳市城建档案为例.现代工程项目管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