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与成效分析
朱小智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的重任,更在学生社交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合作学习模式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协作性,为小学体育教学注入新活力,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单一传授的局限,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成长。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为完成共同学习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基础上,通过相互协作、交流实现知识与技能提升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理论根源深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如同在体育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分享运动技巧,深化对动作要领的理解;社会互赖理论认为,个体在合作情境下彼此依赖,共同达成目标,如体育竞赛小组项目,成员为胜利相互支持配合,促进团队凝聚力形成;而人本主义理论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积极学习氛围,满足其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在体育课堂欢乐协作氛围里,学生个性得以展现,自信心逐步增强。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构建合作小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环节。综合考量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运用 “异质分组” 原则,将不同层次学生组合,确保每组既有体育骨干带动,又有基础薄弱学生得到帮扶。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分组时,把擅长运球、投篮的学生与协调性较差、初接触篮球的学生分在一组,每组 4 - 6 人为宜,便于充分交流互动。定期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调整分组,维持小组活力与公平性。
(二)精心设计合作任务
1. 技能学习任务:依据体育教学大纲,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设计分层任务。以 50 米短跑教学为例,基础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起跑姿势与摆臂动作规范,小组内相互观察纠正;提高任务为小组竞赛,分析成员跑步节奏、步幅差异,共同探讨优化策略;拓展任务则是结合短跑技巧设计接力跑游戏,培养团队战术配合意识。
2. 游戏竞赛任务:创编趣味性体育游戏,融入合作元素。像 “三人四足” 比赛,要求小组成员协同步伐,考验默契;“运球接力” 游戏中,学生依次接力运球绕过障碍物,强化球感同时提升团队协作,此类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巩固运动技能。
(三)优化教学流程
3.1 导入与热身阶段:教师以合作小游戏开场,如 “抱团取暖”(听口令抱团组队),快速活跃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随后组织集体热身操,为即将开始的高强度合作学习做好身体准备。
3.2 合作学习实施阶段:讲解示范运动技能后,下达合作任务,学生分组展开实践。教师穿梭巡视,适时给予技术指导,引导小组解决合作冲突,如成员分工争议、练习进度不一等问题,确保学习有序推进。
3.3 总结评价阶段: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指标多元化,涵盖技能掌握、团队协作、参与态度等,先由小组自评,总结经验得失,再互评交流,最后教师总结反馈,肯定亮点,提出改进方向,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四、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成效分析
(一)身体素质提升
持续参与合作学习模式下的体育活动,学生运动量得到保证。在小组竞赛、游戏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频繁,如跳绳接力促使学生持续跳跃,锻炼协调性与耐力;篮球小组对抗赛,学生频繁奔跑、跳跃、传球,力量、速度、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体能增强更为显著。
(二)运动技能提高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练习机会与多元指导。小组内成员相互切磋,分享经验,如在足球射门技巧学习中,擅长不同角度射门的学生示范交流,拓宽技术视野;遇到困难时,集体探讨解决方案,加速技能掌握进程。据课堂技能测试数据显示,采用合作学习班级学生在运动技能达标率、优秀率上均高于传统教学班级。
(三)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沟通协作:分组合作促使学生频繁交流,从任务分工讨论到练习过程协调,言语沟通是关键。在 “同舟共济” 游戏(小组站在有限垫子上保持平衡前进)里,学生需清晰表达想法,倾听他人意见,协调脚步移动,逐步提升沟通表达与协作能力。
团队凝聚力:面对共同体育任务与竞赛目标,小组成员荣辱与共,彼此支持信任。校运会接力赛筹备阶段,小组队员自发加练,为队友纠正动作、加油打气,团队向心力在合作拼搏中日益增强。
(四)学习兴趣激发
合作学习营造轻松愉快、充满挑战的氛围,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特点契合。新颖游戏、小组竞赛激发好奇心与竞争欲,相较于传统枯燥技能训练,学生更期待体育课,主动参与积极性高涨,学习兴趣明显提升,为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奠定基础。
五、结论
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成效斐然,在学生身体、技能、社交、兴趣各方面助力成长,贴合新时代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然而,实践推进中仍面临教师合作学习指导经验不足、小组合作深度把控欠佳等挑战。未来,需强化教师培训,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小组合作管理与评价,持续拓展合作学习模式内涵与应用边界,让小学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绽放活力的乐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 —— 原理与策略 [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马兰。合作学习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