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采矿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升研究
张美道
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360727199504041617
引言
传统矿业普遍存在信息滞后、调度依赖人工、数据分析薄弱等问题,导致效率低、安全风险高。随着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矿业加快向智能化转型,数字化采矿应运而生。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构建数据平台、引入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实现了地质勘查、生产控制和运输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与自动化。数字化采矿在复杂工况下展现出卓越的数据感知、决策响应与组织效率,已成为提升矿山生产效率的关键路径。本文将系统分析其技术机制与实践成果,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一、数字化采矿的技术体系与构建路径
数字化采矿技术是将感知技术、数据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与采矿工程深度融合,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生产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控制层四个部分。其中,数据采集层部署在采矿现场的各类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实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地质参数、环境信息及作业进程等基础数据;网络传输层通过有线、无线或混合通信方式,将前端采集信息稳定传输至中心平台;数据处理层借助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进行高效数据清洗、存储与分析处理,挖掘关键运行规律;应用控制层则通过智能控制算法支持自动调度、作业优化、故障预警及辅助决策等功能。通过这一系统化构建路径,数字化采矿实现了从“ 人找数据” 到“ 数据服务人” 的转变,使生产各环节高效联动和精准执行成为可能。
二、数字化技术在资源勘查与采矿设计中的应用成效
在矿山建设初期,地质勘查是整个采矿系统的起点,其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后续生产安排。传统勘查方式依赖人工测绘和现场钻探,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还存在精度不足和数据难以集成的问题。数字化采矿通过遥感技术、高分辨率三维建模、无人机航测与地质数据管理平台的结合,实现对矿区地质信息的全面采集与建模,极大提高了勘查效率与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能力。同时,基于地质大数据分析和三维矿体建模,可实现资源量的智能估算和采矿设计的多方案模拟,辅助工程师快速制定最优开采方案,减少冗余开挖与材料浪费,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此外,智能设计系统还能动态调整采矿计划,根据实时地质数据反馈进行模型更新,提高矿区适应性与生产灵活性,为后续生产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设备管理与调度系统在效率提升中的关键作用
矿山设备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产出效率与作业节奏,传统的设备管理以计划性维修和现场观察为主,往往反应滞后,容易造成频繁停机和资源浪费。数字化采矿通过在采矿卡车、钻机、装载机等主要设备上部署智能传感系统,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远程调度。数据平台对设备振动、油耗、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分析,提前识别异常趋势并生成维护预警,有效降低突发故障率和停工时间。此外,基于 GIS 定位与路径优化算法的智能调度系统可实现设备任务的自动分配与路径选择,提升运输效率并减少空载率。调度系统还可与生产计划实时联动,协调多设备、多作业面的协同作业,提升整体作业流畅度与单位时间产出。在高原、高寒或危险区域,数字化系统还支持远程遥控或无人驾驶设备作业,提高了安全性与效率的双重保障。
四、生产监测与安全控制对效率稳定性的保障作用
矿山生产的安全稳定是高效率运行的基础。传统安全管理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和现场巡视,信息滞后且人工成本高,难以覆盖所有关键风险点。数字化采矿利用传感器网络、视频识别、气体检测、边坡位移监测等多元技术,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全方位感知与实时分析。数据平台可根据环境变化、设备负载和作业行为智能识别潜在风险,并自动触发预警机制,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干预。部分先进系统还可实现自动停机和封锁作业区功能,从根源上避免事故发生。此外,人员定位系统与行为识别技术可以实时追踪作业人员位置和状态,确保其在安全区域内作业并及时响应紧急事件。通过构建覆盖全矿区的生产安全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矿山的应急响应速度,也保障了连续作业与高效运行的可靠性,为生产效率提供坚实的安全支撑。
五、典型应用效果与数字化采矿发展趋势
近年来,多个大型矿山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数字化采矿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铁矿自引入数字化系统以来,采矿效率提高了30% ,运输调度成本下降 20% ,设备故障率下降 40% ,整体产能稳步提升并保持高质量运行。另有某露天煤矿通过部署边缘计算与无人驾驶矿卡,实现24 小时连续作业,年产量提升近 25‰ 。这些实践充分证明,数字化采矿技术在提高单位产出、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人员配置和提升安全水平方面具有系统性优势。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化采矿将更加智能化、平台化与协同化。在此过程中,亟需加强统一数据标准制定与系统集成能力,推动矿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应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多学科协同的创新机制,为数字化采矿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采矿技术通过智能感知、数据集成、智能调度与安全控制等多项关键环节的优化,有效提高了矿山的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同时显著增强了作业安全性与响应灵活性。文章从技术体系构建、典型应用场景与生产实效出发,系统梳理了数字化采矿在提升效率方面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研究表明,数字化采矿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更是矿山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应继续在标准体系建设、系统协同开发、平台智能化升级及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加强投入,推动我国矿山行业由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矿业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正佳.智能矿山背景下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机械,2024,(19):96-99.
[2]邱杰.智能矿山建设中的自动化与消防系统融合发展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4,10(03):43-44.DOI:10.16859/j.cnki.cn12-9204/tu.2024.03.024.
[3]张金亮.煤矿智能矿山自动化开采技术的运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3,(04):96-99.DOI:10.20109/j.cnki.etse.2023.04.023.
[4] 李林. 论智能矿山的煤矿自动化技术创新路径[J]. 电子世界,2021,(23):73-74.DOI:10.19353/j.cnki.dzsj.2021.23.035.
张美道(1995-04-04),男,汉族,江西赣州,研究生,采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