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作用
秦朝彬
大唐临清热电有限公司 山东临清 252600
引言
在工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中,工业自动化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手段。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 神经中枢” ,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艺复杂度的持续提升以及智能制造理念的深入推进,传统生产模式对热工参数的检测精度、控制效率和系统兼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的核心体系构成
(一)检测技术的基础架构
热工检测技术以传感器为核心载体,通过各类敏感元件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热工参数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其他物理量。其基础架构涵盖传感器选型、信号调理、数据采集、噪声滤波等多个技术环节,每个环节的技术水平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二)控制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控制技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智能算法,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精准调控。从经典的PID 控制到先进的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控制技术的演进始终围绕复杂工业环境下的控制需求展开。经典控制理论通过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参数整定,实现对线性系统的稳定控制;而智能控制方法则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对非线性、时变、强耦合的复杂系统进行建模与优化。
(三)系统集成的技术融合
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的系统集成是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等进行深度融合的过程。通过构建一体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反馈控制闭环。硬件层面,需完成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的电气连接与接口匹配;软件层面,则需开发具备数据可视化、逻辑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的应用平台。系统集成不仅要求各硬件模块的协同工作,更注重软件算法对多源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通过总线技术(如Modbus、CANopen)和工业以太网协议(如EtherCAT),使整个系统形成有机整体,为工业自动化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与系统解决方案。
二、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作用体现
(一)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在工业生产中,稳定的生产过程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和产量连续性的关键前提。热工检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生产线上的各项热工参数,构建起动态感知网络,一旦发现参数偏离设定阈值,控制技术立即启动闭环调控机制。以锅炉燃烧控制为例,当检测到蒸汽压力下降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调节燃料供给量和送风量,通过 PID 算法或智能控制策略计算出最优调节量,使压力迅速恢复至设定范围。这种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的能力,能够有效抑制外部干扰(如负荷波动、环境温度变化)对生产过程的影响,避免温度骤变、压力失衡等异常情况的发生,确保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二)提升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各项工艺参数的控制精度。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通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优工艺条件。在化工合成领域,反应温度的精确控制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纯度,通过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算法的结合,可将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 0.5∘C 以内,确保反应过程的一致性;在冶金轧制过程中,炉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和轧制压力的稳定性决定了金属板材的力学性能,通过多通道温度检测与压力闭环控制,能够显著提
升金属制品的质量稳定性。
(三)优化能源利用的经济性
在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占据了企业生产成本的较大比重,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环保责任至关重要。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通过对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热工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在热力发电系统中,通过监测蒸汽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结合智能燃烧控制算法,可优化燃料与空气的配比,提高燃烧效率,使发电煤耗降低 3%-5% ;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基于负荷变化实时调节冷冻水流量和压缩机转速,通过变频控制技术降低能耗 15‰ 。这种能源利用的优化不仅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还通过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契合了全球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为企业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深度演进。未来的智能传感器将集成更多计算与决策功能,具备自诊断、自校准、自优化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检测参数和工作模式,实现“ 感知-分析-决策” 的一体化。智能控制算法将更深入地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对海量工业数据进行训练,形成更精准的预测模型和控制策略,实现对复杂工业过程(如多变量耦合系统、非线性时变系统)的自主调控。
(二)网络化与集成化的发展
工业互联网与 5G 技术的普及推动了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的网络化与集成化发展。通过高速工业网络,可实现不同车间、不同地域设备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与协同控制,构建起覆盖全生产流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系统集成化则体现在硬件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和软件平台的一体化开发上,通过标准化接口和协议,将PLC、DCS、SCADA 等不同系统集成到统一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与综合分析。
(三)高精度与高可靠性的追求
随着高端制造、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工业生产对热工参数的检测精度和控制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热工检测技术将通过新材料(如MEMS 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如温度检测精度达 ±0.1°C )和分辨率,同时拓展检测量程和响应速度。控制技术将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鲁棒控制算法优化等手段,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度,实现毫秒级响应和微伏级控制。
结束语
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支撑,在保障生产稳定、提升产品质量、优化能源利用及推动技术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从传统的 PID 控制到智能化的自主调控,从单一参数检测到全系统集成,该技术的发展始终与工业生产需求深度耦合。随着智能化、网络化、高精度等技术趋势的深入推进,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将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斌.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作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5,45(09):25-27.
[2]谷艳春,孟庆岩,胡蝶.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方法[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05):54-63.
[3]贾璐铭.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作用分析[J].电子技术,2020,49(0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