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贡献

作者

董玉政

身份证号:34292119750625181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资源浪费、扬尘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 。传统施工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凸显,环境保护与建筑工程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绿色施工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建筑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二、绿色施工技术概述与建筑工程环境问题分析

2.1 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规划、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应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施工技术 。其内涵涵盖了施工全过程,包括施工前期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和污染控制,以及施工后期的生态恢复 。绿色施工技术强调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2.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环境问题 。在资源消耗方面,大量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等被使用,且存在浪费现象;施工用水、用电量大,能源利用率低 。在污染排放方面,施工扬尘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施工噪声严重干扰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施工废水含有大量的泥沙、化学物质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大,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造成土壤污染 。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破坏植被、影响生物栖息地等 。

三、绿色施工技术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贡献

3.1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节材技术的应用:绿色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施工设计,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实现建筑材料的节约 。例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将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减少现场施工的材料损耗;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模板和脚手架,降低木材等材料的消耗 。此外,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如再生骨料混凝土、节能型墙体材料等,既能减少天然资源的开采,又能降低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

节能技术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和照明系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设备空转和能源浪费 。例如,使用变频节能施工机械,根据实际工作负荷自动调节功率;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施工现场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通过这些节能措施,有效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

节水技术的应用:绿色施工技术通过采用节水型设备和措施,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如安装节水型水龙头、喷淋系统,对施工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用于降尘、冲洗车辆等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采用覆盖保湿养护、喷雾养护等节水养护方法,减少水资源浪费 。同时,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用水布局,避免水资源的跑、冒、滴、漏现象 。

3.2 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扬尘污染控制:绿色施工技术通过多种措施减少施工扬尘 。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密闭存放;采用洒水降尘、喷雾降尘等措施,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和密封,防止物料遗撒和扬尘扩散 。此外,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减少现场搅拌产生的扬尘 。

噪声污染控制: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对噪声源进行隔离和消声处理,如在施工机械周围设置隔音屏障、安装消声器等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水污染控制:对施工废水进行分类处理,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处理设施,对含泥沙、油污等污染物的废水进行沉淀、隔油处理,达标后排放 。避免将施工废水直接排入水体,防止水体污染 。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化学品和油品的管理,防止泄漏污染土壤和水体 。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如钢材、木材、塑料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不可回收的废弃物,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 。例如,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或道路基层材料 。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

3.3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在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技术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对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进行及时恢复 。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水体、土壤和生物栖息地,避免因施工活动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例如,在临近自然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如设置生态隔离带、减少施工活动范围等,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

四、绿色施工技术环保成效案例分析

4.1 案例概况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 20 万平方米,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应用绿色施工技术 。

4.2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在节材方面,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预制率达到 40% ,减少现场材料损耗 15% ;使用再生骨料混凝土,节约天然砂石资源 2000 立方米 。节能方面,施工现场安装太阳能路灯和光伏发电系统,满足部分施工用电需求;采用变频施工机械,降低能源消耗 20% 。节水方面,建立施工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废水回收率达到 70% ,用于降尘和车辆冲洗;采用节水型养护设备,减少混凝土养护用水量 30% 。在污染控制方面,设置高标准围挡和喷雾降尘系统,施工现场扬尘浓度降低 60% ;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对施工废水进行三级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 。在生态保护方面,对施工区域内的树木进行移栽保护,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绿化面积恢复率达到 100% 。

4.3 环保成效

通过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该项目节约建筑材料成本约 500 万元,降低能源消耗 30% ,减少施工废水排放 1.2 万吨,施工现场扬尘和噪声污染均符合国家标准,有效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五、结论

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显著的贡献,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建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实际案例表明,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强化宣传教育与培训,促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

参考文献

[1]马莉.水利工程绿色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研究[J].清洗世界,2025,41(03):107-109.

[2]武子涛,任柱林,邱江,等.铁路绿色施工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4,20(S2):1-6.

[3]安丽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与绿色施工实践[J].现代园艺,2024,47(16):183-185.